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东方不动佛:东方不动佛016 [2020/11/15 14:49] 127.0.0.1 外部编辑 |
东方不动佛:东方不动佛016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 | =====14-15世纪西藏丹萨替寺风格青铜鎏金阿閦佛坐像(美国Smithsonian博物馆)===== | + | =====14-15世纪西藏丹萨替寺风格青铜鎏金阿閦佛坐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
- | {{tag> 主题: | + | {{tag> 主题: |
~~PAGEIMAGE:<: | ~~PAGEIMAGE:<: | ||
**尺寸:30.5 x 20.3 cm \\ | **尺寸:30.5 x 20.3 cm \\ | ||
行 6: | 行 6: | ||
质地:青铜鎏金(Gilt bronze; turquoise and ruby insets; base open; contents missing)\\ | 质地:青铜鎏金(Gilt bronze; turquoise and ruby insets; base open; contents missing)\\ | ||
风格:西藏 丹萨替寺 (Densatil, Central Tibet)\\ | 风格:西藏 丹萨替寺 (Densatil, Central Tibet)\\ | ||
- | 来源:Smithsonian Museum\\ | + | 来源: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
参阅:[[https:// | 参阅:[[https:// | ||
鉴赏:**\\ | 鉴赏:**\\ | ||
- | 此像出自西藏丹萨替寺,丹萨替寺位于山南桑日县江乡日岗村北的一个腰上,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兴建。是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最早的寺庙,也是该流派的主寺。在其鼎盛时期以极高超的艺术性而著称,丹萨替造像以丹萨替寺而得名。丹萨替造像风格壮美,工艺精湛,代表了西藏佛像艺术的最高成就。非常痛心的是丹萨替寺在香火延续近千年后最终没能逃过一劫,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幸遭到毁灭性破坏。这尊阿閦佛像秉承了丹萨替造像的风格特征:脸型宽大,五官精致,仰莲座的莲瓣饱鼓,莲座低矮,座下另有基座,镶嵌宝石、装饰繁复,雍容华贵。 | ||
{{ : | {{ : | ||
+ | 此像出自西藏丹萨替寺,丹萨替寺位于山南桑日县江乡日岗村北的一个腰上,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由噶举派僧人多吉杰布兴建。是藏传佛教帕竹噶举派最早的寺庙,也是该流派的主寺。在其鼎盛时期以极高超的艺术性而著称,丹萨替造像以丹萨替寺而得名。丹萨替造像风格壮美,工艺精湛,代表了西藏佛像艺术的最高成就。非常痛心的是丹萨替寺在香火延续近千年后最终没能逃过一劫,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幸遭到毁灭性破坏。这尊阿閦佛像秉承了丹萨替造像的风格特征:脸型宽大,五官精致,仰莲座的莲瓣饱鼓,莲座低矮,座下另有基座,镶嵌宝石、装饰繁复,雍容华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