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本页列出宋代时期(960年~1279年)的佛首(佛头)和菩萨头像.
Buddha and Bodhisattva head of the Song Dynasty
佛像发髻处的髻珠及袈裟处的纽、观音像头戴的观音兜、彩塑及木雕菩萨像的泼洒坐姿,个性鲜明的罗汉像及其十六尊的造像组合,都是宋代佛教造像的重要特征。在艺术造型上,佛像基本上承袭了唐末造像的风格,造像容貌丰满,衣饰飘带流畅自然,姿容凝重秀美,体态丰腴,比例匀称。但宋代的造像也有其发展的地方,就是造像减低了宗教的气氛,更善于表达亲切的人性审美雅趣。雕塑工匠们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把宗教中的神,完全变成了现实生活中活脱脱的人,把神进行了世俗化。因此,宋代铜佛最具艺术性、最富现实生活趣味。
宋代的佛像具体特征如下:
1、面庞丰润,宽额丰颐,容貌端庄秀美,神情慈爱详和,佛像头顶肉髻,呈螺式发型,但肉髻趋于平缓,螺发与肉髻之间的髻珠更加明显。
2、身材匀称,服饰的衣褶流畅,凹凸有致。
3、罗汉造像具有很强的写实性,人物形体刻画完美。
4、姿态随意活泼,富有个性,具时代风格。
深度阅读: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