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其它佛:其它佛004 [2020/02/26 11:49] artemis 创建 |
其它佛:其它佛004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2: | 行 2: | ||
{{tag> 主题: | {{tag> 主题: | ||
~~PAGEIMAGE:<: | ~~PAGEIMAGE:<: | ||
- | **尺寸:高51cm\\ | + | **尺寸:高51cm |
年代:清代乾隆\\ | 年代:清代乾隆\\ | ||
质地:合金铜、嵌红铜及银\\ | 质地:合金铜、嵌红铜及银\\ | ||
行 8: | 行 8: | ||
来源:拍卖会\\ | 来源:拍卖会\\ | ||
成交价:33, | 成交价:33, | ||
- | 参阅:[[https:// | + | 参阅:[[https:// |
鉴赏:**\\ | 鉴赏:**\\ | ||
+ | 来源:朱勒斯.斯彼尓曼(Jules Speelman)珍藏 | ||
+ | 展览:首都博物馆《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2013年11月8日-11月28日 | ||
+ | 参阅:威廉.华生,何翠媚《1620年以来的中国艺术》耶鲁大学出版社,2007年,102页,图片133 | ||
+ | “过去佛”即为燃灯佛,为释迦牟尼之前的佛,佛经中记载燃灯佛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佛经中将一个宇宙从生到灭称为一个“大劫”,释迦牟尼所在的现世即现在的劫称为“贤劫”,燃灯佛为贤劫之前“庄严劫”的佛。燃灯佛曾预言释迦牟尼的前身在贤劫中将成佛,并向他授记,因而燃灯佛也被称为“过去佛”。此尊燃灯佛以精铜铸造,体量高大,铜质沈炼精实,色范紫红。尊像头饰螺髪,排列规整,肉髻圆隆高凸,顶饰摩尼宝珠,额头扁平,面颊丰满,鼻短且正面看呈三角锥形,线条简洁明了,五官刻画清晰,双手于胸前施转法轮印,双腿结跏趺坐,肢体的刻画柔软细腻,造型端庄大方,比例结构精准,与造像量度经中所列明尺度极为相似,表现出强烈的西藏造像的影响,与明代璎珞装饰无镶嵌的风格形成鲜明的对照。其气质一改汉传造像中祥和儒雅之感,为佛陀这一形象注入了一种强健英武之气,为一典型的乾隆宫廷范例(图片1)。\\ | ||
+ | |||
+ | 清宫对于铜佛像和法器的制作上,从工艺技术、配方以及细部粘结均采用或参考了西藏的传统配方,并按照清宫造办处的要求进行改进。此尊在佛衣嵌饰的处理上就表现出这一时期工艺繁复精湛的特点。其上以错金银工艺装饰有华美的万字锦纹,衣纹层迭有致,工艺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非宫廷造办而难为,极为珍罕。且在清宫所尝试过的众多工艺之中,黄铜烧古并嵌饰之法极为罕见,一尊供奉于避暑山庄之三面六臂佛母可作为参考,其于天衣上嵌银,图案精致,表现手法与效果与此尊雷同,由此亦可推断此尊燃灯佛必然供奉于重要庙堂之中。另有一件与此件极为相似,同属Speelman旧藏,尺寸及制作工艺皆如出一辙,曾出现于欧洲展览之上,可参阅《1620年以来的中国艺术》,第102页,图片113(图片2)。法度与功德——乾隆宫廷造像风格的形成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