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28 [2019/12/01 10:03] artemis 创建 |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28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 | =====12-13世纪帕拉文殊菩萨菩提道旧藏===== | + | =====12-13世纪西藏帕拉风格文殊菩萨坐像(龘藏)==== |
- | {{tag> | + | {{tag> |
~~PAGEIMAGE:<: | ~~PAGEIMAGE:<: | ||
- | **年代:12-13世纪\\ | + | **尺寸:高约14.1cm,宽约9cm\\ |
- | 尺寸:高约14.1cm,宽约9cm\\ | + | 年代:12-13世纪\\ |
- | 风格:帕拉风格\\ | + | |
质地:合金铜、嵌银眼、嵌银白毫\\ | 质地:合金铜、嵌银眼、嵌银白毫\\ | ||
+ | 风格:西藏帕拉风格(帕藏风格)\\ | ||
来源:龘藏\\ | 来源:龘藏\\ | ||
- | 成交价:560000元 (2019.10)**\\ | + | 成交:560,000元(2019.10)\\ |
- | | + | 鉴赏:**\\ |
- | 1、 菩提道旧藏 | + | |
- | 著录: | + | |
- | 1、 Karl Debreczeny, "Wutai Shan: Pilgrimage to Five-Peak Mountain", | + | |
- | 2、 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编号:68323 ;https:// | + | |
- | 展览: | + | |
- | 1、“Wutai Shan: Pilgrimage to Five-Peak Mountain”特展,鲁宾美术馆,纽约,2007年5月10日-2007年10月16日。 | + | |
- | 2、纽约鲁宾美术馆2005年-2019年借展(图一) | + | |
- | 参阅: | + | |
- | 1、 北京古天一2017秋拍,Lot4071,12-13世纪文殊菩萨,成交价:RMB 5, | + | |
- | 2、 广州华艺2016年秋拍,Lot1046,13世纪铜文殊菩萨,成交价:RMB 1, | + | |
- | **鉴赏:**\\ | + | |
- | 帕拉王朝统治时期是印度东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个时期形成了孟加拉语和孟加拉语民族。帕拉诸王尊崇佛教密宗,大力弘扬佛教文化,使印度佛教得以在孟加拉地区偏安五百余年。著名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和超戒寺等一直受到国家的保护和赞助。与佛教文化有关的雕刻、绘画和建筑艺术的发展也得到鼓励和重视。迪曼和维塔帕拉等人成为雕刻、绘画和qt铸造的一代宗师。然而帕拉王朝的艺术品传世极少,只在中国西藏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有所记述。在帕拉王朝统治时期,中印佛教文化交往也得到一定发展。孟加拉高僧阿底峡于1038年应邀赴西藏传播佛教文化,为西藏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2-13世纪的西藏深受东北印度影响,大批异域工匠入藏铸造佛像。此一时期西藏所造佛像不仅吸收了东北印度帕拉王朝造像艺术元素,也融入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被定为西藏帕拉造像。此尊佛像带有浓郁的帕拉风格,为早期西藏造像中的精工之作。\\ | + | |
- | \\ | + | |
- | 文殊菩萨又称妙吉祥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信仰当中,认为常修持文殊菩萨,可增长智慧。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教中被赋予智慧的象征,表示对一切事物和现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很高的领悟力,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尊崇。 \\ | + | |
- | \\ | + | |
- | 此尊文殊菩萨面庞方正,面含浅笑,双眼低垂,细眉上挑,面容安详恬淡,宽额深目,具有南亚人的相貌特征,造像白毫和双目且嵌银。束蕉叶形高发髻,戴三叶宝冠,缯带呈夸张的扇形于耳后展开。圆形耳铛垂肩。肩膀宽阔,上身袒露,腰部纤细,结全迦趺坐于莲台之上。身体右倾,右手举剑于头顶,磅礴有力。左手于胸前竖握一经书,通体装饰简洁,身姿优美。造型比例和谐。此件最为具有特色的是其莲瓣,方正典雅,上下交错排列,莲台上下缘装饰圆润的大连珠。材质为合金铜质地,铜质细腻,铜色明亮。身材秀美,肩膀宽阔有力,为早期造像艺术之佳作。 \\ | + | |
- | \\ | + | |
- | 造像整体比例匀称,肌肉线条饱满流畅,装饰华美,细节刻画一丝不苟,形态古典,菩萨之活力及优雅彰显,表现力突出十分精彩,可见当年匠师铸造此尊文殊像时的虔诚用心。造像包浆色泽沉郁,整体气韵和细节刻画均彰显著帕拉风格造像的独特美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并且传承有序,来源清晰,十分难得,值得藏家们重点关注。 | + | |
{{ : | {{ : | ||
{{ : | {{ : | ||
行 37: | 行 19: | ||
{{ : | {{ : | ||
{{ : | {{ : | ||
+ | 帕拉王朝统治时期是印度东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这个时期形成了孟加拉语和孟加拉语民族。帕拉诸王尊崇佛教密宗,大力弘扬佛教文化,使印度佛教得以在孟加拉地区偏安五百余年。著名佛教学府那烂陀寺和超戒寺等一直受到国家的保护和赞助。与佛教文化有关的雕刻、绘画和建筑艺术的发展也得到鼓励和重视。迪曼和维塔帕拉等人成为雕刻、绘画和qt铸造的一代宗师。然而帕拉王朝的艺术品传世极少,只在中国西藏历史学家的著作中有所记述。在帕拉王朝统治时期,中印佛教文化交往也得到一定发展。孟加拉高僧阿底峡于1038年应邀赴西藏传播佛教文化,为西藏佛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2-13世纪的西藏深受东北印度影响,大批异域工匠入藏铸造佛像。此一时期西藏所造佛像不仅吸收了东北印度帕拉王朝造像艺术元素,也融入了本民族的审美情趣,被定为西藏帕拉造像。此尊佛像带有浓郁的帕拉风格,为早期西藏造像中的精工之作。\\ | ||
+ | |||
+ | 文殊菩萨又称妙吉祥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在佛教信仰当中,认为常修持文殊菩萨,可增长智慧。文殊菩萨在大乘佛教中被赋予智慧的象征,表示对一切事物和现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很高的领悟力,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尊崇。 \\ | ||
+ | |||
+ | 此尊文殊菩萨面庞方正,面含浅笑,双眼低垂,细眉上挑,面容安详恬淡,宽额深目,具有南亚人的相貌特征,造像白毫和双目且嵌银。束蕉叶形高发髻,戴三叶宝冠,缯带呈夸张的扇形于耳后展开。圆形耳铛垂肩。肩膀宽阔,上身袒露,腰部纤细,结全迦趺坐于莲台之上。身体右倾,右手举剑于头顶,磅礴有力。左手于胸前竖握一经书,通体装饰简洁,身姿优美。造型比例和谐。此件最为具有特色的是其莲瓣,方正典雅,上下交错排列,莲台上下缘装饰圆润的大连珠。材质为合金铜质地,铜质细腻,铜色明亮。身材秀美,肩膀宽阔有力,为早期造像艺术之佳作。 \\ | ||
+ | |||
+ | 造像整体比例匀称,肌肉线条饱满流畅,装饰华美,细节刻画一丝不苟,形态古典,菩萨之活力及优雅彰显,表现力突出十分精彩,可见当年匠师铸造此尊文殊像时的虔诚用心。造像包浆色泽沉郁,整体气韵和细节刻画均彰显著帕拉风格造像的独特美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并且传承有序,来源清晰,十分难得,值得藏家们重点关注。 | ||
+ | |||
+ | 备注:1、 菩提道旧藏**\\ | ||
+ | |||
+ | 著录:\\ | ||
+ | 1、 Karl Debreczeny, "Wutai Shan: Pilgrimage to Five-Peak Mountain", | ||
+ | 2、 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编号:68323 ;https:// | ||
+ | 3、 古比特佛像博物馆,编号:文殊菩萨028 ;[[http:// | ||
+ | | ||
+ | 展览:\\ | ||
+ | 1、“Wutai Shan: Pilgrimage to Five-Peak Mountain”特展,鲁宾美术馆,纽约,2007年5月10日-2007年10月16日。\\ | ||
+ | 2、纽约鲁宾美术馆2005年-2019年借展(图一) | ||
+ | | ||
+ | 参阅:\\ | ||
+ | 1、 北京古天一2017秋拍,Lot4071,12-13世纪文殊菩萨,成交价:RMB 5, | ||
+ | 2、 广州华艺2016年秋拍,Lot1046,13世纪铜文殊菩萨,成交价:RMB 1,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