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29 [2019/12/04 10:17] artemis 创建 |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29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 | =====唐代铜鎏金半跏趺文殊菩萨坐像===== | + | =====唐代铜鎏金半跏趺文殊菩萨坐像(龘藏)===== |
- | {{tag> | + | {{tag> |
~~PAGEIMAGE:<: | ~~PAGEIMAGE:<: | ||
**年代:唐代 \\ | **年代:唐代 \\ | ||
尺寸:高约17.8cm,宽约5.4cm\\ | 尺寸:高约17.8cm,宽约5.4cm\\ | ||
- | 风格:唐代风格 \\ | ||
质地:铜鎏金\\ | 质地:铜鎏金\\ | ||
+ | 风格:唐代风格 \\ | ||
来源:龘藏\\ | 来源:龘藏\\ | ||
- | 成交价:940000元 (2019.10)**\\ | + | 成交:940,000元(2019.10)\\ |
- | | + | 鉴赏:**\\ |
- | 1.百花文艺出版社《中国雕塑史》第163页; | + | |
- | 2.文物出版社《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第20页; | + | |
- | 3.文物出版社《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第252页; | + | |
- | 4.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艺术品经眼录—埃斯肯纳齐的回忆》第206页; | + | |
- | 5.文物出版社《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第15页,第272页; | + | |
- | 6.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Lot 1606,唐观音菩萨像,成交价:RMB 2,185,000 | + | |
- | **鉴赏:**\\ | + | |
- | 佛像自汉代传入国内,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至唐代时已臻于成熟,初步实现了将印度佛教艺术本土化的转型。盛唐时期的金铜佛造像展露出富丽饱满、热烈开放、气势恢弘的艺术特点,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 | + | |
- | \\ | + | |
- | 此尊文殊通体鎏金,鎏金虽历一千多年,但仍浓郁莹润,极为华美。观音束高髻,戴花冠,后带莲瓣形头光,面部特征清晰,具男相的俊朗。体态呈半结跏趺坐,胸前佩以璎珞,缯带垂至腰间,左手扶膝盖,右手持经板,坐于莲花四足台座之上。虽历经一千多年,背光仍能完整保存,其榫头、卡槽及定针具在,极是难得。造像比例舒适,刻画形神兼备,身姿雄健,庄严圆融,韵致端庄,仿佛谆谆阐说智慧慈悲之法。通而观之,不失为一件唐代佛像的巅峰佳作。兼具信仰、祥瑞、艺术等等的特征,当是一件盛唐时代的神圣之作。 | + | |
{{ : | {{ : | ||
{{ : | {{ : | ||
行 26: | 行 16: | ||
{{ : | {{ : | ||
{{ : | {{ : | ||
+ | 佛像自汉代传入国内,历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至唐代时已臻于成熟,初步实现了将印度佛教艺术本土化的转型。盛唐时期的金铜佛造像展露出富丽饱满、热烈开放、气势恢弘的艺术特点,具体而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 | ||
+ | |||
+ | 此尊文殊通体鎏金,鎏金虽历一千多年,但仍浓郁莹润,极为华美。观音束高髻,戴花冠,后带莲瓣形头光,面部特征清晰,具男相的俊朗。体态呈半结跏趺坐,胸前佩以璎珞,缯带垂至腰间,左手扶膝盖,右手持经板,坐于莲花四足台座之上。虽历经一千多年,背光仍能完整保存,其榫头、卡槽及定针具在,极是难得。造像比例舒适,刻画形神兼备,身姿雄健,庄严圆融,韵致端庄,仿佛谆谆阐说智慧慈悲之法。通而观之,不失为一件唐代佛像的巅峰佳作。兼具信仰、祥瑞、艺术等等的特征,当是一件盛唐时代的神圣之作。 | ||
+ | |||
+ | 参阅: | ||
+ | 1.百花文艺出版社《中国雕塑史》第163页; | ||
+ | 2.文物出版社《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第20页; | ||
+ | 3.文物出版社《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第252页; | ||
+ | 4.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艺术品经眼录—埃斯肯纳齐的回忆》第206页; | ||
+ | 5.文物出版社《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第15页,第272页; | ||
+ | 6.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Lot 1606,唐观音菩萨像,成交价:RMB 2,18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