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60 [2020/04/13 03:49] artemis |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060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 | =====10-11世纪克什米尔(西藏西部)合金铜文殊菩萨立像(北京瀚海)===== | + | =====10-11世纪西藏西部克什米尔风格合金铜文殊菩萨立像(北京瀚海)===== |
- | {{tag> 主题: | + | {{tag> 主题: |
~~PAGEIMAGE:<: | ~~PAGEIMAGE:<: | ||
**尺寸:高61cm\\ | **尺寸:高61cm\\ | ||
年代:10-11世纪\\ | 年代:10-11世纪\\ | ||
质地:白璃玛 眼睛嵌银 嘴唇嵌红铜 单体浇铸\\ | 质地:白璃玛 眼睛嵌银 嘴唇嵌红铜 单体浇铸\\ | ||
- | 风格:藏西克什米尔\\ | + | 风格:西藏西部古格 |
来源:拍卖会\\ | 来源:拍卖会\\ | ||
成交:8, | 成交:8, | ||
行 11: | 行 11: | ||
鉴赏:**\\ | 鉴赏:**\\ | ||
{{ : | {{ : | ||
+ | {{ : | ||
+ | 古比特佛像网, | ||
一尊精美的断臂文殊菩萨像 | 一尊精美的断臂文殊菩萨像 | ||
行 40: | 行 42: | ||
菩萨在藏传佛教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用佛教的语言表述,菩萨就是上以智慧追究菩提,下以慈悲救护众生。为了普度苦海中芸芸众生的大我,菩萨放弃了立即成佛的小我。这种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博大而又崇高的奉献精神不仅深深地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而且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历代艺术家们又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都奉献给了这些神灵的塑造和表现。智慧和慈悲是佛教赋予菩萨们的两大灵魂。为了将此塑造得栩栩如生,便于信徒们所接受和喜爱,面部成为宗教艺术家们极端刻画和表现的中心。此件断臂菩萨青春四溢的面部,温柔低视的双眼,尤其是通过五官刻画鱼跃而出的神秘笑意,已经大大超出了宗教艺术的审美要求,迸发出迷人的人性灵光,令人流连忘返……正是这一人性的光芒,赋予了宗教艺术不朽的魅力。 | 菩萨在藏传佛教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用佛教的语言表述,菩萨就是上以智慧追究菩提,下以慈悲救护众生。为了普度苦海中芸芸众生的大我,菩萨放弃了立即成佛的小我。这种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博大而又崇高的奉献精神不仅深深地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信徒,而且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历代艺术家们又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心血都奉献给了这些神灵的塑造和表现。智慧和慈悲是佛教赋予菩萨们的两大灵魂。为了将此塑造得栩栩如生,便于信徒们所接受和喜爱,面部成为宗教艺术家们极端刻画和表现的中心。此件断臂菩萨青春四溢的面部,温柔低视的双眼,尤其是通过五官刻画鱼跃而出的神秘笑意,已经大大超出了宗教艺术的审美要求,迸发出迷人的人性灵光,令人流连忘返……正是这一人性的光芒,赋予了宗教艺术不朽的魅力。 | ||
+ | ---- | ||
+ | |||
+ | 菩萨为立姿,头戴三角形花叶冠,额发齐整,发髻、冠顶残缺。双手缺失,左肩莲花上置般若经,是文殊菩萨的标志性法器之一。面容端秀,弯眉细目。眼眸错银,具有典型的克什米尔艺术风格。耳上冠结小巧,缯带对称飘落在肩侧,虽不够自然但有古拙之趣。上身几近赤裸,强调胸肌。四肢颀长,尤为突出腹部肌肉的结实有力。项链珠粒清晰可见,缀小花叶,与耳珰、冠结遥相呼应。臂钏位置靠上臂,接近腋下,常见于早期造像。颈挂长及膝盖下的粗大花鬘为饰,是西北印度及至西藏西部较为传统的装饰特点。左肩斜披圣线,由双层联珠纹组成。裙裤轻薄贴体,不刻衣襞,仅有垂落腰带的褶皱,落在左腿上。整体而言,造像具有浓厚的喀什米尔风格特点,但双腿直立,躯体肌肉饱满,具有喀什米尔造像里生动自然的韵味,可能为10或11世纪西藏西部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