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罗汉:罗汉010 [2019/12/20 12:22] artemis 创建 |
罗汉:罗汉010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辽代易县三彩罗汉像第1尊===== | =====辽代易县三彩罗汉像第1尊===== | ||
- | {{tag> 主题: | + | {{tag> 主题: |
~~PAGEIMAGE:<: | ~~PAGEIMAGE:<: | ||
**尺寸:高约110cm\\ | **尺寸:高约110cm\\ | ||
行 8: | 行 8: | ||
备注:原产于河北易县八佛洼\\ | 备注:原产于河北易县八佛洼\\ | ||
来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来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
- | 鉴赏:\\ | + | 鉴赏:**\\ |
20世纪30年代由绍兴人寿鹏飞总纂成书的《易县志稿》载:“八佛洼在峨眉寺沟底之东北支,亦称百佛洞、百佛山……峨磨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有崖南俯,俗名白脸山……山半有洞名百佛洼”;《志稿》又载:“寺中旧有佛像七十二,皆瓷制”,“峨眉寺百佛洼慈(瓷)佛在县西北五十五里峨眉寺后。百佛洼亦称百佛洞或称百佛山、八佛洼,山腰凿石虎,内有大慈(瓷)佛八尊,小慈(瓷)佛七十二尊,又依山建阁,内有三彩慈(瓷)观音一尊,后为邦人盗去售诸国外,今在英伦者有三,彼邦人以为唐三彩慈(瓷)云”。 | 20世纪30年代由绍兴人寿鹏飞总纂成书的《易县志稿》载:“八佛洼在峨眉寺沟底之东北支,亦称百佛洞、百佛山……峨磨山在州西北五十里,有崖南俯,俗名白脸山……山半有洞名百佛洼”;《志稿》又载:“寺中旧有佛像七十二,皆瓷制”,“峨眉寺百佛洼慈(瓷)佛在县西北五十五里峨眉寺后。百佛洼亦称百佛洞或称百佛山、八佛洼,山腰凿石虎,内有大慈(瓷)佛八尊,小慈(瓷)佛七十二尊,又依山建阁,内有三彩慈(瓷)观音一尊,后为邦人盗去售诸国外,今在英伦者有三,彼邦人以为唐三彩慈(瓷)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