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观音菩萨:十一面观音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十一面观音(Eleven Faces)

十一面观世音的出现是在《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中,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北周时代(公元557-581),由印度人耶舍崛多译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是叙述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神咒功德的经典,属于早期密教的事部法。十一面观音的十一面,各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十一面中,前三面为大慈相,是菩萨见到行善众生时,生出慈心的大慈与乐相。左三面为大相,是见到行恶众生时,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见到净业众生时所发出的赞叹、劝进相。最后一面是暴笑相,是见到善恶杂秽众生时,为使其改恶向道所生的怪笑相。顶上的佛面,是为修习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

十一面观音主救济阿修罗道,千手观音主救济饿鬼道,他们是观音菩萨众多身相之二种。


外文描述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fferent forms and traditions of the Eleven-faced Lokeshvara. The original Sanskrit source literature is the Arya Avalokiteshvara Ekadashamukha Nama Dharani(《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In this text there is only a mention of the eleven faces with no mention of colour or arrangement of the faces. There is also no mention about arms, or number of arms.

相关页面

造像特征

在藏传佛教供奉的观音像中,常见的四臂观音有两种,分为寂静相和忿怒相。寂静相的观音是白色身, 表自性清净无垢,不住生死。 头戴五佛花冠,花冠正中是阿弥陀佛像, 身着天衣,佩戴宝冠、耳饰、项饰、手钏、脚钏等,发结于顶。一头四臂,一头代表其通晓法性,四臂则代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主臂两手作开敷莲华合掌印,表智慧与方便合一双运; 另外两手右手持水晶念珠,表每拨一珠即救度一众生出脱轮回; 左手持八瓣莲花,结金刚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 表清净无恼。

参考文献:
谈十一面观音信仰与造像

造像列表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观音菩萨:十一面观音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观音菩萨/十一面观音.1575275179.txt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