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观音菩萨:十一面观音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十一面观音(Eleven Faces)

十一面观世音的出现是在《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中,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北周时代(公元557-581),由印度人耶舍崛多译出。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册,是叙述十一面观世音菩萨神咒功德的经典,属于早期密教的事部法。十一面观音的十一面,各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十一面中,前三面为大慈相,是菩萨见到行善众生时,生出慈心的大慈与乐相。左三面为大相,是见到行恶众生时,生出悲心的大悲救苦相,右三面白牙上出相,是见到净业众生时所发出的赞叹、劝进相。最后一面是暴笑相,是见到善恶杂秽众生时,为使其改恶向道所生的怪笑相。顶上的佛面,是为修习大乘的众生所作的说法相。

十一面观音主救济阿修罗道,千手观音主救济饿鬼道,他们是观音菩萨众多身相之二种。


外文描述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fferent forms and traditions of the Eleven-faced Lokeshvara. The original Sanskrit source literature is the Arya Avalokiteshvara Ekadashamukha Nama Dharani(《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In this text there is only a mention of the eleven faces with no mention of colour or arrangement of the faces. There is also no mention about arms, or number of arms.

相关页面

造像特征

在《佛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中有这样一段话,非常详细的描述了十一面观音的具体形象和重要特征,同时也规定了该像的制作要求。“……彼善男子善女人。须用白旃檀作观世音像。其木要须精实不得枯箧。身长一尺三寸作十一头。当前三面作菩萨面。左厢三面作嗔面。右厢三面似菩萨面狗牙上出。后有一面作大笑面。顶上一面作佛面。面悉向前后着光。其十一面各戴花冠。其花冠中各有阿弥陀佛。观世音左手把澡瓶。瓶口出莲花。展其右手以串璎珞施无畏手。其像身须刻出缨珞庄严。尔时其人造此像已……”

参考文献:
谈十一面观音信仰与造像

造像列表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观音菩萨:十一面观音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观音菩萨/十一面观音.1575275437.txt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