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观音菩萨:杨柳观音 [2019/12/16 06:07] artemis |
观音菩萨:杨柳观音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 | ======杨柳观音====== | + | {{keywords> |
- | 三十三观音之一。又称药王观音。左手结施无畏印,右手持杨柳枝。\\ | + | =====观音菩萨: |
- | 杨枝观音是以手执杨柳枝为其特征的观音像。有人认为杨枝观音起源于西域,据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讲,西域习俗,每日以杨枝细条剔齿,熟嚼枝头以净牙,称齿木。当地有这样的礼节,向贵客赠齿木及净水,以表示祝人健康,及恳请之意。所以请佛菩萨,也用杨枝、净水。由此慢慢发展,逐步成为观音菩萨手中的法器。另外,古代印度,人们认为杨枝可以消灾除病。在千手观音的四十二个大手臂中的一个手执杨枝时说。身患种种疾病者,应手执杨柳枝诵念真言。据认为,杨枝观音的出现应当与此有关。还有人认为杨柳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以杨柳喻佛法的兴旺发展。\\ | + | 在观音造像中,杨柳枝常伴随净瓶成对出现。从图像志角度而言,杨柳枝与净瓶的搭配呈现如下几种组合模式:双手分执杨柳枝和净瓶,多见于东魏至唐末观音立像,而此图式造像至唐末后鲜见。宋元以后,可见双手或单手执插柳枝净瓶造型,或是插柳枝净瓶作为观音题材作品背景。另也有杨柳枝单独出现或与其他法器搭配的情况,甚至在宋代文人影响下杨柳枝变为竹枝的情况.\\ |
====外文描述==== | ====外文描述==== | ||
- | ...... | + | Bodhisattva Guanyin with a willow wand and amphora |
====相关页面==== | ====相关页面==== | ||
- | <WRAP group> | + | [[: |
- | <WRAP column 19%> | + | [[观音菩萨: |
- | [[: | + | [[观音菩萨: |
- | </ | + | |
- | <WRAP column 19%> | + | |
- | + | ||
- | </ | + | |
- | <WRAP column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造像特征==== | ====造像特征==== | ||
- | 杨柳观音典型形象是手中捧着一只羊脂白玉净瓶,瓶中是甘霖和杨柳枝,而施道时就是从净瓶中取出杨柳枝,蘸着甘霖,向受众轻轻撒去。\\ | + | 杨柳观音(净瓶观音)典型形象是手中捧着一只羊脂白玉净瓶,瓶中是甘霖和杨柳枝,而施道时就是从净瓶中取出杨柳枝,蘸着甘霖,向受众轻轻撒去。\\ |
深度阅读: | 深度阅读: |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造像列表==== | ====造像列表==== | ||
- | {{topic>备注: | + | {{topic>观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