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观音菩萨:自在观音 [2022/02/06 09:55] artemis |
观音菩萨:自在观音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keywords> | {{keywords> | ||
- | =====自在观音(水月观音)===== | + | =====观音菩萨: |
“自在观音”其实是观世音菩萨的通称。而通常所见的翘首搭足的自在观音应称为“水月观音”为宜。之所以称为自在观音乃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神通变化自在,又因其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云“观自在”,在佛典中常常是结跏趺坐的形象。而在当时常见的右腿抬起,跣足半跏趺坐,左手自然悬出轻搭膝面的观音形象称为“自在观音”乃是一种错误的称呼。故后来自在观音多称之为水月观音。\\ | “自在观音”其实是观世音菩萨的通称。而通常所见的翘首搭足的自在观音应称为“水月观音”为宜。之所以称为自在观音乃是因为观世音菩萨神通变化自在,又因其于理事无碍之境观达自在,故云“观自在”,在佛典中常常是结跏趺坐的形象。而在当时常见的右腿抬起,跣足半跏趺坐,左手自然悬出轻搭膝面的观音形象称为“自在观音”乃是一种错误的称呼。故后来自在观音多称之为水月观音。\\ | ||
\\ | \\ | ||
在佛传之初,水月观音不过是千手千眼观音在水中的幻像而已。随着唐后观音信仰的盛行,水月观音正式被列入三十三观音相之一,渐渐呈现出汉族女性的面貌,只是衣饰上仍保持着印度贵族袒胸着臂钏的特征。据说最早的汉化水月观音是由唐代周昉所作(他的传世作品代表作为《簪花仕女图》)。自宋以降,民间的水月观音信仰渐渐为白衣观音信仰取代,成为我们熟悉的送子、提篮、滴水、杨柳观音的形象,着带观音巾、身着汉式女装,和蔼亲切,成为完全女性化的佛教神祇。\\ | 在佛传之初,水月观音不过是千手千眼观音在水中的幻像而已。随着唐后观音信仰的盛行,水月观音正式被列入三十三观音相之一,渐渐呈现出汉族女性的面貌,只是衣饰上仍保持着印度贵族袒胸着臂钏的特征。据说最早的汉化水月观音是由唐代周昉所作(他的传世作品代表作为《簪花仕女图》)。自宋以降,民间的水月观音信仰渐渐为白衣观音信仰取代,成为我们熟悉的送子、提篮、滴水、杨柳观音的形象,着带观音巾、身着汉式女装,和蔼亲切,成为完全女性化的佛教神祇。\\ | ||
- | <WRAP center round tip 72%> | + | |
本站将心性休息法像(Semnyi Ngalso, Resting in the Nature of Mind)和自在姿态(Relaxed Posture)的观音菩萨归类于自在观音; | 本站将心性休息法像(Semnyi Ngalso, Resting in the Nature of Mind)和自在姿态(Relaxed Posture)的观音菩萨归类于自在观音; | ||
- | </ | ||
====外文描述==== | ====外文描述==== | ||
行 19: | 行 18: | ||
====相关页面==== | ====相关页面==== | ||
[[: | [[: | ||
- | [[:观音菩萨: | + | [[观音菩萨: |
- | [[观音菩萨: | + | |
====造像特征==== | ====造像特征==== | ||
行 30: | 行 28: | ||
...... | ...... | ||
- | ====造像列表==== | + | ====自在观音造像列表==== |
- | {{topic> | + | {{topic> |
+ | ====水月观音造像列表==== | ||
+ | {{topic>观音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