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016 [2022/02/14 10:48] artemis 创建 |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016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2: | 行 2: | ||
{{tag> 主题: | {{tag> 主题: | ||
~~PAGEIMAGE:<: | ~~PAGEIMAGE:<: | ||
- | **尺寸:通高94厘米 像高61厘米\\ | + | **尺寸:通高69厘米 像高49厘米\\ |
年代:北周\\ | 年代:北周\\ | ||
质地:白石\\ | 质地:白石\\ | ||
行 19: | 行 19: | ||
{{ : | {{ : | ||
{{ : | {{ : | ||
+ | 参阅另外一件: | ||
+ | |||
1996年在西安市未央区汉城乡西查村出土 | 1996年在西安市未央区汉城乡西查村出土 | ||
行 27: | 行 29: | ||
15年前,这两尊北周(557~581)汉白玉鎏金彩绘观音立像出土于西安未央区汉城乡西查村,是当地农民挖掘鱼塘时被推土机推出来的,后移交西安博物院。当时出土的共有三尊,长安塔展出的是其中两尊,通高分别为94厘米和69厘米。通体汉白玉质地,上有鎏金和彩绘。观音下着长裙,腰束裙带,臂着莲花纹钏,腕戴双条形镯。右臂从肘部上屈,手执柳枝,左臂微屈于腹前,手提净瓶,跣足立于仰莲花座上,座下有高2厘米的榫。仰莲花座下有方形青石覆莲花座,覆莲花座的四角各浮雕一护法狮子。两件观世音菩萨通体贴金绘彩。 | 15年前,这两尊北周(557~581)汉白玉鎏金彩绘观音立像出土于西安未央区汉城乡西查村,是当地农民挖掘鱼塘时被推土机推出来的,后移交西安博物院。当时出土的共有三尊,长安塔展出的是其中两尊,通高分别为94厘米和69厘米。通体汉白玉质地,上有鎏金和彩绘。观音下着长裙,腰束裙带,臂着莲花纹钏,腕戴双条形镯。右臂从肘部上屈,手执柳枝,左臂微屈于腹前,手提净瓶,跣足立于仰莲花座上,座下有高2厘米的榫。仰莲花座下有方形青石覆莲花座,覆莲花座的四角各浮雕一护法狮子。两件观世音菩萨通体贴金绘彩。 | ||
- | 另外一件: | + | ---- |
+ | 通高69厘米,观音菩萨像高49厘米,头戴化佛冠,宝缯顺肩下垂,发辫垂肩两侧,大耳,戴环状耳饰。面相方圆丰满,双眉纤细,眼目微睁,鼻梁直挺,鼻翼较宽,嘴角上翘,面带微笑。上身半裸,斜披珞腋,下着长裙。颈饰项圈,胸佩繁缛华丽的璎珞,臂着莲花纹花钏,腕戴花镯,长巾搭肩下垂,至腹部横向两侧上搭于双臂,然后下垂至仰莲花座两侧。右臂从肘部上举,手执柳枝;左臂下垂,手提净瓶,跣足立于高5厘米的仰莲花座上。下有边长26厘米、高15厘米的方形覆莲座,四角各有一蹲狮守护。 | ||
+ | |||
+ | 观音菩萨造像其石质为河北曲阳白石,像座为青石。造型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雕刻细腻,刀法熟练,艺术水平较高。头微向左傾,左肩自然下垂,而胯则向右略耸,表现出女性特有的妩媚婀娜之形,手举的柳枝若在摇动,提的净瓶略显沉甸。头上的花冠、重耳坠,颈上的联珠纹项圈,肩带的肩钏,身饰的璎珞等处,贴金闪闪,在白嫩皮肤和轻薄的衣裙上,显得耀眼而华贵。按照菩萨造型类比分析,此白石菩萨像应属北周时期得作品。 | ||
+ | |||
+ | 同时白石菩萨像出土地点是汉城乡西查村,位于原西汉长安城遗址内,此地也是北周王朝建都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