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063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063 [2019/12/03 09:28]
artemis 创建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063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行 1: 行 1:
-=====宋代铜水月观音造像===== +=====宋代铜水月观音造像(龘藏)===== 
-{{tag>主题:观音菩萨 产地:汉地 材质:金铜 尺寸:10-20cm 年代:宋代 风格:汉传 来源:龘藏 备注:水月观音 }}+{{tag>主题:观音菩萨 材质:金铜 尺寸:10-20cm 年代:宋代 风格:中原 来源:龘藏 观音菩萨:水月观音 }}
 ~~PAGEIMAGE:<:观音菩萨:img_6486.jpg>~~ ~~PAGEIMAGE:<:观音菩萨:img_6486.jpg>~~
-**年代:宋代 \\ +**尺寸:高约13.3cm,宽约6.5cm,整体高约15.2cm\\ 
-尺寸:高约13.3cm,宽约6.5cm,整体高约15.2cm\\ +年代:宋代 \\
-风格:宋代风格 \\+
 质地:铜\\ 质地:铜\\
-注解背后有老伤。\\+风格中原 \\
 来源:龘藏\\ 来源:龘藏\\
-成交75000元 (2019.10)\\+成交:75,000元(2019.10)\\
 鉴赏:**\\ 鉴赏:**\\
-水月观音像相传是由唐代画家周昉首创,其形象来自《华严经•入法界品》,此经叙述善财童子前往普陀洛迦山拜见观音菩萨的过程,经中描述的观音道场是充满流泉、山石与草木的世界,这些元素成为后世构筑水月观音图像的重要部分。水月观音主要流行于唐末、五代、及宋之间,唐代的水月观音是男性造型,脸上留有胡须,到了宋代以后,水月观音逐渐出现女性造型。\\ 
-\\ 
-此尊水月观音头梳高髻,余发披肩,头髻正面坐一小化佛,为阿弥陀佛,这是观音菩萨的重要标识。菩萨面相丰颐,下巴圆润,为宋代造像的典型特征,眉眼细长,鼻梁挺直,小口,唇角微翘,神态安祥。观音菩萨身材纤柔,呈游戏姿而坐,这是唐末以来表现水月观音憩于普陀山的优美姿态,菩萨俯视众生得大自在之妙。菩萨上身袒露,胸前饰项链,腰部刻划纤细,下身着长裙,衣纹流畅自然垂落。曲右腿,赤足踏于台座之上,左腿自然垂于台座之下,左手作支撑,右手曲肘撑于右腿之上。菩萨身姿优美,曲线纤细,神情安祥慈悲,是典型的汉传佛教造像,当为宋代造像中的精品。此像整体造型端庄和谐,形神皆备,充分反映出宋代的审美意趣与工艺水准,将观音菩萨普度众生、慈悲为怀的美好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 :观音菩萨:img_6486.jpg?direct&600 |}} {{ :观音菩萨:img_6486.jpg?direct&600 |}}
 {{ :观音菩萨:img_6487.jpg?direct&600 |}} {{ :观音菩萨:img_6487.jpg?direct&600 |}}
行 18: 行 14:
 {{ :观音菩萨:img_6490.jpg?direct&600 |}} {{ :观音菩萨:img_6490.jpg?direct&600 |}}
 {{ :观音菩萨:img_6491.jpg?direct&600 |}} {{ :观音菩萨:img_6491.jpg?direct&600 |}}
 +水月观音像相传是由唐代画家周昉首创,其形象来自《华严经•入法界品》,此经叙述善财童子前往普陀洛迦山拜见观音菩萨的过程,经中描述的观音道场是充满流泉、山石与草木的世界,这些元素成为后世构筑水月观音图像的重要部分。水月观音主要流行于唐末、五代、及宋之间,唐代的水月观音是男性造型,脸上留有胡须,到了宋代以后,水月观音逐渐出现女性造型。\\
 +\\
 +此尊水月观音头梳高髻,余发披肩,头髻正面坐一小化佛,为阿弥陀佛,这是观音菩萨的重要标识。菩萨面相丰颐,下巴圆润,为宋代造像的典型特征,眉眼细长,鼻梁挺直,小口,唇角微翘,神态安祥。观音菩萨身材纤柔,呈游戏姿而坐,这是唐末以来表现水月观音憩于普陀山的优美姿态,菩萨俯视众生得大自在之妙。菩萨上身袒露,胸前饰项链,腰部刻划纤细,下身着长裙,衣纹流畅自然垂落。曲右腿,赤足踏于台座之上,左腿自然垂于台座之下,左手作支撑,右手曲肘撑于右腿之上。菩萨身姿优美,曲线纤细,神情安祥慈悲,是典型的汉传佛教造像。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063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观音菩萨/观音菩萨063.1575390481.txt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