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107 [2019/12/23 11:25] artemis |
观音菩萨:观音菩萨107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隋代石雕彩绘观音菩萨立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隋代石雕彩绘观音菩萨立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
- | {{tag> 主题: | + | {{tag> 主题: |
~~PAGEIMAGE:<: | ~~PAGEIMAGE:<: | ||
**尺寸:像高100.8厘米\\ | **尺寸:像高100.8厘米\\ | ||
年代:隋代\\ | 年代:隋代\\ | ||
- | 质地:石雕\\ | + | 质地:石灰岩石雕 |
风格:中原\\ | 风格:中原\\ | ||
来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来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 ||
+ | 参阅:[[https:// | ||
鉴赏:**\\ | 鉴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隋唐时期的观音造像按其艺术风格和造型样式,可以分为早晚两期。首先是到隋到唐初阶段观音造型面部丰圆适中,方额突出,依然以男性形象为主,但开始逐渐演化出女性形象,发冠样式有低花瓣式、高发髻,宝冠上还有双带下飘,身上的璎珞精细复杂,有的代替披帛,有的披帛仍至脚部再交叉上卷,有的披帛还由两肩下垂横于胸腹之间两道,但是仍可以看出裙带如绅的样子,这时雕刻技法也由南北朝晚期的直平刀法发展为向下凹入的新圆刀法来表现衣纹。而到了盛唐时期,观音造型是饱满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就是更加明显的走向世俗化,因此,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繁荣。观音造型的温和与妩媚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观音日益女性化,面部圆深、眉弯而长、细目、着宝冠式高髻,具有少女或少妇的面相特征。 | 1. 隋唐时期的观音造像按其艺术风格和造型样式,可以分为早晚两期。首先是到隋到唐初阶段观音造型面部丰圆适中,方额突出,依然以男性形象为主,但开始逐渐演化出女性形象,发冠样式有低花瓣式、高发髻,宝冠上还有双带下飘,身上的璎珞精细复杂,有的代替披帛,有的披帛仍至脚部再交叉上卷,有的披帛还由两肩下垂横于胸腹之间两道,但是仍可以看出裙带如绅的样子,这时雕刻技法也由南北朝晚期的直平刀法发展为向下凹入的新圆刀法来表现衣纹。而到了盛唐时期,观音造型是饱满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就是更加明显的走向世俗化,因此,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繁荣。观音造型的温和与妩媚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观音日益女性化,面部圆深、眉弯而长、细目、着宝冠式高髻,具有少女或少妇的面相特征。 | ||
行 15: | 行 22: | ||
总之此时代之雕刻,由其形制蜕变之程序观之,其最足引人兴趣之点,在渐次脱离线的结构而作立体之发展,对物体之自然形态注意,而同时仍谨守传统的程式。椭圆形已成其人体结构之基本单位.然在衣褶上,则仍不免垂直线纹,以表现其魏齐时代韵律之观念也。 | 总之此时代之雕刻,由其形制蜕变之程序观之,其最足引人兴趣之点,在渐次脱离线的结构而作立体之发展,对物体之自然形态注意,而同时仍谨守传统的程式。椭圆形已成其人体结构之基本单位.然在衣褶上,则仍不免垂直线纹,以表现其魏齐时代韵律之观念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