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金刚总持:金刚总持210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18世纪蒙古扎纳巴扎尔风格铜鎏金金刚总持(保利香港)

尺寸:高20.1cm
年代:17-18世纪
质地:铜鎏金
风格:蒙古 扎纳巴扎尔
来源:拍卖会
成交:495,600元(2016.10)
参阅:保利香港
鉴赏:

喀尔喀蒙古在清初是由喀尔喀部(八十六旗)组成的,也称漠北蒙古,行政中心在库仑(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出自喀尔喀蒙古大活佛札纳巴札尔达喇嘛(1635-1723)之手的金铜佛像确立了喀尔喀蒙古佛像的标准样式,主要流行於十七世纪晚期至十八世纪早期。用铜比较讲究,铜质精良,密度很高,胎体厚重敦实,金水淳厚,手头较重,形塑方面追求表现肌肉的力度,造型工稳对称,端正中不失精巧和柔媚感。

金刚持是本初佛,尤受噶举派所尊,是无形的法身的人格化,代表证悟圆满觉性究竟的本质。金刚持双手分持金刚杵与金刚铃,交叠於胸前,身微微左侧,头戴五叶宝冠,束髮高髻,宝缯从两耳后垂落至肩,长耳饰圆璫,髮束分披两侧,帛带贴双肩沿肘落至双膝,垂落至莲台宝座之上。身佩高浮雕璎珞,肘、踝戴宝钏,下身著束腰长裙,下承仰覆莲瓣,莲座上缘饰联珠纹。莲瓣上下对称,挺拔有力,这是喀尔喀蒙古造像的典型特征。

这尊铜像是扎那巴扎尔风格的优秀实例,鎏金饱满,造型端正,身形健硕有力,加之细腻的曲线和精致的细节,达致优美的整体造型,自然而满具生命力。相似实例可参考纽约佳士得,2008年3月21日,编号632和巴黎Piasa,2013年6月14日,编号250,以及Dinwiddie编《来自蒙古的宝藏:扎那巴紥尔派佛教造像》,Rossi & Rossi, 伦敦,2004年,图18&19。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金刚总持:金刚总持210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金刚总持/金刚总持210.1591632870.txt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