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金刚萨埵:金刚萨埵065 [2020/01/03 07:23] artemis |
金刚萨埵:金刚萨埵065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 | =====元代唐卡金刚萨埵坛城噶当巴===== | + | =====元代西藏唐卡金刚萨埵坛城(龘藏)===== |
- | {{tag> 主题: | + | {{tag> |
~~PAGEIMAGE:<: | ~~PAGEIMAGE:<: | ||
- | **年份:元代\\ | + | **尺寸:画芯高约27.5cm 宽约25cm;整体高约52cm 宽约34cm;\\ |
- | 尺寸:画芯高约27.5cm 宽约25cm;整体高约52cm 宽约34cm;\\ | + | 年代:元代\\ |
- | 风格:西藏\\ | + | |
质地:矿物原料布面彩绘 木棍 布帘(全部原装原套)\\ | 质地:矿物原料布面彩绘 木棍 布帘(全部原装原套)\\ | ||
+ | 风格:西藏\\ | ||
来源:龘藏\\ | 来源:龘藏\\ | ||
- | 成交价:130000元 (2019.07)\\ | + | 成交:130,000元(2019.07)\\ |
鉴赏:** | 鉴赏:** | ||
- | \\ | ||
- | 在喜马拉雅艺术中,唐卡无疑是千余年来的一朵奇葩!!它汇集美术价值与宗教价值为一体,是西藏独有的艺术品,也是佛教修行中重要的禅修器物之一;它和一般绘画作品不同的是,唐卡通常绘有佛教主要神祇或大师,并由相关诸神及传承人物围绕四周,或许是大师的事迹,或许是某位神祇的境界,当你在观画的时候得到领悟,这里就达成了唐卡的禅修作用了!\\ | ||
- | \\ | ||
- | 本幅噶当巴老唐卡整体以红色为主色调,主尊为金刚萨埵,他是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尊神,是一切本尊化身的来源,是誓愿的本尊!而金刚萨埵一语,又象征坚固不坏之菩提心与烦恼即菩提之妙理!密教续部诸多记载,金刚萨埵是消除一切罪业最强而有力之本尊,修持金刚萨埵之仪轨等于修持一切佛、菩萨本尊法,更得一切佛、菩萨本尊之功德与加持!唐卡正中心,金刚萨埵头束发髻,双耳挂花璫,十分有装饰性!面相丰腴,略含笑意,五官舒展匀称,眼睑略俯视,面容宁静而慈悲,展现出本尊所具方便与智慧的无上威力!项圈下缀U字形连珠式璎珞,腕、臂、足踝皆戴宝钏;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饱满,姿态灵动非凡;手脚雕刻极富肉感,右手当胸执金刚铃,左手持十字金刚杵于膝上,下身露趾,双腿结跏趺坐姿于莲座之上,体态优美大方!以主尊为中心向外发散式分布金刚部各神尊,再向外是宫殿、莲花墙、金刚墙、火焰墙,再向外的画面边缘没有任何风景,仅以人物形象作为支撑点和装饰,稳而有序的整齐排列着,古格风格的特点非常强烈!最外四角的上师几乎装扮一致,眉宇清秀,神采奕奕,外披大氅,结全跏趺而坐相互对望,神态惟妙惟肖,动感十足!整幅色调很稳重,几乎趋近暗色,绘制风格优美细密,细节韵律掌控的非常好,虽然细节装饰较多,但仍然保持着清爽、对称和分明的特征;在风格和主题上,互相印证、相辅相成,看得出绘画艺术非常成熟,似乎已经开始摆脱纯粹的外来影响,展现出的则是他独具地域特色的魅力!!\\ | ||
- | \\ | ||
- | 公元十一世纪,吉祥阿底峡大师的著名居士弟子仲敦巴继承了吉祥阿底峡大师的法统,建立了藏传噶当派,而噶当派的追随者们被称之为噶当巴;当时的噶当巴风格的绘画艺术是融合了尼泊尔、印度和西藏的元素,通常能在一件作品上看到来自于不同地域的喜马拉雅艺术风格;而噶当巴风格的唐卡,则是喜马拉雅艺术中的重要一笔!这种唐卡布局符合噶当巴风格的模式,主尊上师、护法的排布错落有致,井然有条,本幅又是罕见的金刚萨埵题材,其艺术性和稀缺性更是造就了它的难得!! | ||
{{ : | {{ : | ||
{{ : | {{ : | ||
行 20: | 行 14: | ||
{{ : | {{ : | ||
{{ : | {{ : | ||
+ | |||
+ | 唐卡汇集美术价值与宗教价值为一体,是西藏独有的艺术品,也是佛教修行中重要的禅修器物之一;它和一般绘画作品不同的是,唐卡通常绘有佛教主要神祇或大师,并由相关诸神及传承人物围绕四周,或许是大师的事迹,或许是某位神祇的境界,当你在观画的时候得到领悟,这里就达成了唐卡的禅修作用了.\\ | ||
+ | |||
+ | 本幅噶当巴老唐卡整体以红色为主色调,主尊为金刚萨埵,他是藏传佛教中常见的尊神,是一切本尊化身的来源,是誓愿的本尊. 唐卡正中心,金刚萨埵头束发髻,双耳挂花璫,十分有装饰性!面相丰腴,略含笑意,五官舒展匀称,眼睑略俯视,面容宁静而慈悲,展现出本尊所具方便与智慧的无上威力. 项圈下缀U字形连珠式璎珞,腕、臂、足踝皆戴宝钏;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饱满,姿态灵动非凡;手脚雕刻极富肉感,右手当胸执金刚铃,左手持十字金刚杵于膝上,下身露趾,双腿结跏趺坐姿于莲座之上,体态优美大方. 以主尊为中心向外发散式分布金刚部各神尊,再向外是宫殿、莲花墙、金刚墙、火焰墙,再向外的画面边缘没有任何风景,仅以人物形象作为支撑点和装饰,稳而有序的整齐排列着,古格风格的特点非常强烈. 最外四角的上师几乎装扮一致,眉宇清秀,神采奕奕,外披大氅,结全跏趺而坐相互对望,神态惟妙惟肖,动感十足. 整幅色调很稳重,几乎趋近暗色,绘制风格优美细密,细节韵律掌控的非常好,虽然细节装饰较多,但仍然保持着清爽、对称和分明的特征;在风格和主题上,互相印证、相辅相成,看得出绘画艺术非常成熟,似乎已经开始摆脱纯粹的外来影响,展现出的则是他独具地域特色的魅力.\\ | ||
+ | |||
+ | 公元十一世纪,吉祥阿底峡大师的著名居士弟子仲敦巴继承了吉祥阿底峡大师的法统,建立了藏传噶当派,而噶当派的追随者们被称之为噶当巴;当时的噶当巴风格的绘画艺术是融合了尼泊尔、印度和西藏的元素,通常能在一件作品上看到来自于不同地域的喜马拉雅艺术风格;而噶当巴风格的唐卡,则是喜马拉雅艺术中的重要一笔. 这种唐卡布局符合噶当巴风格的模式,主尊上师、护法的排布错落有致,井然有条,本幅又是罕见的金刚萨埵题材,很有收藏价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