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金刚萨埵:金刚萨埵128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金刚萨埵:金刚萨埵128 [2020/06/30 11:34]
artemis
金刚萨埵:金刚萨埵128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行 11: 行 11:
 鉴赏:**\\ 鉴赏:**\\
 {{ :金刚萨埵:128.jpg?direct&600 |}} {{ :金刚萨埵:128.jpg?direct&600 |}}
 +拍卖会标注为14世纪, 但可能为18世纪的造像.\\
 +-Artemis注
 +
 来源:原著名收藏家王世襄珍藏\\ 来源:原著名收藏家王世襄珍藏\\
 2003-11-26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 Auction lot1182\\ 2003-11-26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 Auction lot1182\\
行 24: 行 27:
 莲座下方以藏文正楷(dbu-can)镌刻藏文铭文一行,铭文字体娟秀,元音尾端书写较长,而且在铭文中指明像的确切名称,这在金铜佛铭文中是很特殊的一类。 莲座下方以藏文正楷(dbu-can)镌刻藏文铭文一行,铭文字体娟秀,元音尾端书写较长,而且在铭文中指明像的确切名称,这在金铜佛铭文中是很特殊的一类。
  
-"bla ma rdor vchang yab y sku//chos kyi dbang phyug zab gter lugs"\\+"bla ma rdor vchang yab y sku chos kyi dbang phyug zab gter lugs"\\
  
 "上师金刚持双身像,却吉旺秋(法自在)所传甚深伏藏法门"\\ "上师金刚持双身像,却吉旺秋(法自在)所传甚深伏藏法门"\\
 +\\
  
 此处以藏文bla-ma称呼金刚持,其中谈到"甚深伏藏",可见此像很可能是宁玛派修习仪规尊奉的上师金刚持。东噶仁波且(Dung-dkar Rin-po-che)解释zab-gter一词时说:"藏地旧密续可分为三,远传经典(ring brgyud bkav ma)、近传伏藏(nye brgyud gter ma)及甚深凈相(zab mo dag snang gi brgyud pa)。其中近传伏藏上部大掘藏师为娘·尼玛维色(nyang nyi-ma vod-zer 1124-1192),下部就是古如·却吉旺秋(Guru Chos-kyi-dbang-phyug 1212—1273)。"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thuvu-bkwan blo-bzang chos-kyi-nyi-ma)解释第三种"甚深凈相传承"说:"获得成就者的大师在禅定中亲自面见本尊,由本尊亲口讲授的教法。"此处的却吉旺秋,或许就是这位宁玛派下部伏藏大掘藏师古如·却吉旺秋。金刚持在宁玛派被称为大日如来之后的元始怙主,本初佛,"生身普贤如来",应当是甚深凈相传承系统修习的本尊上师,故铭文称呼此尊金刚持像为bla-ma("上师")。铭文出现的的"却吉旺秋"应当指的就是下部伏藏大师,与本像金刚持佛相吻合。造像当是大师圆寂之后的一段时间,年代或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对此像年代进行校正,下面讨论几件铜座银像作品。金铜镶嵌工艺最初来自于克什米尔斯瓦特谷地,但银和铜结合为像与像座的做法,初期见于尼泊尔谷地迦舍米罗王朝时期13至14世纪的金铜佛,其特点是主像以银铸造,无镶嵌;莲花底座则以红、黄铜制成,莲座上沿有联珠纹,下方则无,后面留孔安置背光,座前有阴刻铭文,稍后则有嵌铜。 与此尊金刚持银像最为相似的是附图喜金刚像(插图一),整体铸成,从榫头来看,应有分体底座,与金刚持相似的是臂钏、璎珞等处有镶嵌的红铜或金,年代也在13至14世纪。 现今所见的此类银像,多见于上师像,例如海外私人收藏的米拉热巴银像(插图二),米拉主像为银像,底座黄铜,尚有铭文,其字体与书写方式与金刚持像非常相似,特别指明"银像"(≈chos kyi rgyal po med lavi dngul sku vdi),以sku称呼上师像,简尼·卡西(Jane Casey)根据米拉像莲花座典型的永乐式样(1403-1424),断代米拉像在15世纪。 此处以藏文bla-ma称呼金刚持,其中谈到"甚深伏藏",可见此像很可能是宁玛派修习仪规尊奉的上师金刚持。东噶仁波且(Dung-dkar Rin-po-che)解释zab-gter一词时说:"藏地旧密续可分为三,远传经典(ring brgyud bkav ma)、近传伏藏(nye brgyud gter ma)及甚深凈相(zab mo dag snang gi brgyud pa)。其中近传伏藏上部大掘藏师为娘·尼玛维色(nyang nyi-ma vod-zer 1124-1192),下部就是古如·却吉旺秋(Guru Chos-kyi-dbang-phyug 1212—1273)。" 土观·洛桑却吉尼玛(thuvu-bkwan blo-bzang chos-kyi-nyi-ma)解释第三种"甚深凈相传承"说:"获得成就者的大师在禅定中亲自面见本尊,由本尊亲口讲授的教法。"此处的却吉旺秋,或许就是这位宁玛派下部伏藏大掘藏师古如·却吉旺秋。金刚持在宁玛派被称为大日如来之后的元始怙主,本初佛,"生身普贤如来",应当是甚深凈相传承系统修习的本尊上师,故铭文称呼此尊金刚持像为bla-ma("上师")。铭文出现的的"却吉旺秋"应当指的就是下部伏藏大师,与本像金刚持佛相吻合。造像当是大师圆寂之后的一段时间,年代或在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对此像年代进行校正,下面讨论几件铜座银像作品。金铜镶嵌工艺最初来自于克什米尔斯瓦特谷地,但银和铜结合为像与像座的做法,初期见于尼泊尔谷地迦舍米罗王朝时期13至14世纪的金铜佛,其特点是主像以银铸造,无镶嵌;莲花底座则以红、黄铜制成,莲座上沿有联珠纹,下方则无,后面留孔安置背光,座前有阴刻铭文,稍后则有嵌铜。 与此尊金刚持银像最为相似的是附图喜金刚像(插图一),整体铸成,从榫头来看,应有分体底座,与金刚持相似的是臂钏、璎珞等处有镶嵌的红铜或金,年代也在13至14世纪。 现今所见的此类银像,多见于上师像,例如海外私人收藏的米拉热巴银像(插图二),米拉主像为银像,底座黄铜,尚有铭文,其字体与书写方式与金刚持像非常相似,特别指明"银像"(≈chos kyi rgyal po med lavi dngul sku vdi),以sku称呼上师像,简尼·卡西(Jane Casey)根据米拉像莲花座典型的永乐式样(1403-1424),断代米拉像在15世纪。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金刚萨埵:金刚萨埵128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金刚萨埵/金刚萨埵128.1593538458.txt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