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金刚萨埵:金刚萨埵128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14世纪西藏银铜鎏金金刚萨埵双身像(北京瀚海)

尺寸:高15.4cm
年代:14世纪
质地:主尊银质 明妃红铜 莲座黄铜鎏金 分体浇铸(主尊、莲座)
风格:西藏
来源:拍卖会
成交:2,800,000元(2008.05)
参阅:北京瀚海
鉴赏:

来源:原著名收藏家王世襄珍藏
2003-11-26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 Auction lot1182

金刚萨埵银铜双身像
—首都师范大学 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 谢继胜

金刚萨埵双身像男尊高发髻,可见清晰髻缕走势,发髻式样与12世纪前后典型波罗样式呈柱状高发髻略有不同,髻顶前倾;四叶冠,冠叶与前期相比略短小,呈椭圆状而非菱形,上方有小孔,当为镶嵌金或黄铜饰件脱落后所留,冠前饰骷髅。大耳珰,两侧耳珰中央孔洞为镶嵌绿松石或珊瑚等嵌饰脱落所留。与这一时期二目金刚持像不同的是,此尊金刚持为三目,呈忿怒相,因而冠前饰有骷髅;形状亦有所不同,没有狭长上挑的眉眼,鼻子稍短。

男尊双手环抱明妃(akti),与常见金刚持像区别的是,双手没有在明妃身后交叉,而是上下安置,右手托举直立五杵金刚(pa casūcika-vajra),左手回握金刚铃(vajragha a),双手合作金刚吽迦罗印(vajrahūmkara-mudrā),跏趺座。明妃五叶冠,右臂于男尊颈后,持金刚钺刀(vajra-kartrikā);左臂靠在男尊右肩,托举颅钵(kapāla)。双足环扣男尊腰部。双尊皆有项链、璎珞、臂钏装饰,但分铸合成,男尊为银质,明妃为紫铜,其中嵌于双尊头冠、臂钏、璎珞、脚镯中央凹槽内的黄色金属联珠圆润清晰,非黄铜所能,或为嵌金。

金刚杵底座较薄,有凹槽以增加强度,嵌在黄铜莲座之上,莲座边缘上下皆无联珠纹,与永宣时期相比,莲瓣短而厚实,如同13世纪后期样式。莲瓣位于整个莲座上2/3处,这种样式莲瓣早期流行于12世纪前后的东印度波罗样式,至清乾隆时期更有大量仿制。底座较薄,似模压而成,前面有四个带孔的搭扣;后面则有两个类似连接合页的隼钉。考虑到作为金刚界曼荼罗理趣会十七尊之或金刚部院37尊阿閦佛前方本尊的金刚持佛,此像有可能固定在一个大的坛城之上。底座未见封底和剁口,以上装置也可能是装藏封底使用的。 莲座下方以藏文正楷(dbu-can)镌刻藏文铭文一行,铭文字体娟秀,元音尾端书写较长,而且在铭文中指明像的确切名称,这在金铜佛铭文中是很特殊的一类。

“bla ma rdor vchang yab y skuchos kyi dbang phyug zab gter lugs” “上师金刚持双身像,却吉旺秋(法自在)所传甚深伏藏法门。”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金刚萨埵:金刚萨埵128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金刚萨埵/金刚萨埵128.1593538313.txt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