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鉴定技巧:鉴定技巧002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金铜佛像铜质浅析(The Metal Analysis of Buddhist Bronze)

(图1)合金铜工艺造像,嵌银嵌红铜,细密錾刻工艺

                                    (图1)合金铜工艺造像,嵌银嵌红铜,细密錾刻工艺
Caption

古往今来,佛教造像作为弘扬佛教文化和艺术的载体被各个国家、各个民族赋予了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是民族文化精华的实体表现,对于佛教艺术爱好者及历史学家研究古代文明发展及工艺制造水平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佛像雕塑的制作材料自其产生就有多种选择:石材、木材质、陶土材质、金铜材质……其中尤以金属材质为重。金属材质中绝大多数为铜质,也有少量的银质、金质以及铁质、锡质造像。这些金属在历史上同时是货币的制作材料,所以用金铜材质制成的佛像尤显珍贵。

今天我们就来对金铜造像的材质进行细致的研究归纳。以期让佛教艺术的爱好者能够全面的认识历史上不同金属材质佛教造像的制作区域和制作背景,从而丰富提高鉴赏知识,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造像做出更加科学的断代依据。

                                 (图2)不空成就佛坐像,黄铜,西藏西部, 13世纪, 高47cm,瑞士阿兰博德博物馆收藏

“金铜造像”中的“金铜”二字在古代是所有金属的总称,这里的“金”并不特指黄金,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这里的“金人”就是指用“铜”铸造的人像,而不是“黄金”材质的雕像。

传统习惯上把铜质分为“红铜”、“黄铜”、“青铜”,除此之外还另有“白铜”、“斑铜”之说。而在藏区习惯上把铜造像称之为“琍玛”,后续我们也会讨论不同“琍玛”的区别。下面我们先来详细论述这些不同材质的定义和特性:

                                       (图3)绿度母坐像,红铜鎏金,尼泊尔,14世纪, 高35cm, 国家博物馆收藏

一、红铜

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符号为Cu,英文copper。人类从史前时代就开始开采使用铜矿。纯铜是柔软的金属,铜没有氧化的表面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所以也被称作“紫铜”。我们在造像中见到的红铜是最为接近纯铜的金属,尼泊尔尤其盛产天然红铜,有些红铜的纯度能达到98% 以上。红铜色泽红亮温润,延展性好。由于它的熔点(1083°C)相对较高,且冷却时间很短,极大限制了红铜器具的铸造,另外由于流动性差,在铸造过程中极易产生气泡,这些都制约了纯铜在佛像雕塑上的使用。

                                    (图4)弥勒菩萨坐像,巴托拉王朝,合金铜,10-11世纪, 高67cm,拉萨大昭寺收藏

二、青铜

青铜(bronze)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熔炼出来的合金,是人类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没被氧化的青铜表面呈现黄色金属光泽,氧化后变暗为黑绿色。所以被称作“青铜”。与纯铜(紫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含锡25%的青铜熔点就会降低到800 ℃左右,增加了青铜的可铸造性,同时加入的铅可以提高合金铜熔液的流动性,并且使青铜具有较强的耐磨性。

由于天然铜矿同时会伴生其它金属矿藏,所以可以推测最早的青铜是人类从获取的天然铜伴生锡矿冶炼提取时偶然获得的合金,之后经过不断地摸索比对发明了人工合成这种金属的方法。

人类使用青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我国使用青铜的历史相较偏晚,距今4000年左右,商周时期达至鼎盛。战国时代的著作《周礼· 冬官·辀人》总结了熔炼青铜的经验,讲述青铜铸造各种不同物件采用铜和锡的不同比例:“金有六齐(方剂)。六分其金(铜)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箭)之齐;金锡半,谓之鉴(镜子)燧(利用镜子聚光取火)之齐。” 这表明在战国甚至之前,我国劳动人民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用不同铜和锡的配比来制造不同用途的青铜合金。

                              (图5), 世间王者佛祖像,黄铜,巴托拉王朝,10-11世纪, 高35cm,洛克菲勒三世收藏

三、黄铜

黄铜(brass)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锌熔炼出来的合金,相较于青铜和纯红铜而言,黄铜不易被氧化,表面光泽澄黄。经高温氧化或长期受潮后表面也会变暗为黑褐色。

自然界中存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鉴定技巧:鉴定技巧002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鉴定技巧/鉴定技巧002.1573389542.txt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