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藏传佛教是指七世纪在西藏地区形成的以藏语为载体的佛教, 有显密二宗。其教派众多, 教理繁奥。藏传佛教极重视以美术弘扬教法, 即所谓“ 五明” 之一的“ 工巧明” , 遗留有数量庞大的壁画、唐喀、雕, 沪塑等美术品, 成为各国学者热心研究的对象, 并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地理和宗教方面的原因, 西藏佛教艺术与毗邻的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等地的佛像以及内地汉传佛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尤其是单尊的金铜佛像, 易于流动, 历史上又有尼泊尔人、藏族人和汉族工匠四出授艺, 因此使各地制作的佛像既有自身的鲜明特色, 又有外来因素的浸润, 有时同一尊小铜像, 也能体味出以某种风格为骨架, 同时又掺揉有几种其他因素, 追根溯源是很有趣味的事。可以说分析其产地风格和时代特征是确切地把握佛造像的津钥。
西北印度的键陀罗(公元二至五世纪)、印度本土的马土腊或译为株亮罗, 与键陀罗艺术大致同时 , 这两大系统的佛像卜是一切佛造像的源头, 西藏造像也不例外。在论及西藏造像时, 有的造像流派在其原产地并不属于藏传佛教, 如斯瓦特式, 东 北印度的帕拉式等, 但教义上有关联, 历史上有来往, 所以其造像样式也被西藏所接受, 并加以幕仿制作, 因而表现的神抵在造型上大同小异。这些外国造像也常能在我国的宫廷和寺庙中发现, 故有必要放在西藏佛教造像系统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