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风格:乾隆

这是本文档旧的修订版!


风格:乾隆宫廷

乾隆皇帝对造像的重视相比康雍两帝更有过之,他不仅在宫廷专门设立“造办处”制作佛像,还亲自参与造像的图样设计和造像过程的监督,几乎所有重要造像环节他都亲自把关定夺。还在皇宫和皇家苑囿设立了慧曜楼、宝相楼、梵华楼等多座佛堂,又在北京和承德兴建了十余座喇嘛庙。当时受乾隆帝特别礼敬的三世章嘉国师和二世土观活佛也都参与了宫廷造像活动。由于乾隆帝对造像的高度重视,乾隆时宫廷造像规模盛大,活动频繁,参与工匠众多,制作的佛像成千上万,这些都是康熙时无法相比的。此外,这一时期造像题材丰富,每一种题材都具有丰富而神奇的宗教内涵

乾隆朝制作的金铜佛像数量远远超过康熙朝,由于乾隆朝的金铜佛像数量太多,工艺水平虽然不低,但为了大量生产,在工艺上就有所简略,良莠不齐,好的好,差的差,因为清代乾隆皇帝信藏传佛教,所以他造得太多了,特别是逢年过节, 技艺上已逊于康熙朝金铜佛像。乾隆时期,大学士工布查布译出《造像量度经》,乾隆与三世章嘉国师又合作编订了《三百佛像集》,乾隆时造像就是严格按照这些佛像量度的规定和既定的图像模式进行塑造的,这应是乾隆造像普遍走向程式化,从而导致艺术水平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清代乾隆时期佛像遗存较多,保留纪年款佛像数量最大,也不乏上乘之作,宫廷造像为清一色的规矩楷书款,还有的带汉文名颂和顺序号。乾隆宫廷造像主要包括三种: 六品佛像, 祝寿佛像和仿古佛像.

外文描述

Qianlong Period

相关页面

造像特征

乾隆时佛面相较康熙时饱满,额头宽而隆,脸形偏方圆,五官刻划程式化,鼻子有的简略地做出三个面,呈三角体,较为生硬。康熙时佛像是写实性的眼,上眼睑呈圆弧形,外眼角略上挑,很是生动传神。而乾隆时的双眼,上眼睑向下垂,弯度很大,呈俯视形。在康熙时代早期,莲瓣纹的装饰手法是满布台座一周,时代愈往后,台座背面的花瓣逐渐简略,变成一块如意云头开光。到乾隆时代,已基本上将背后的莲瓣省略不做,仅剩正面的莲花装饰,满莲瓣的莲座几乎见不到了, 莲瓣的内层一般不再装饰云朵纹,绝大多数为素莲瓣。莲座的最下缘已不再是明代和康熙造像的直壁样式,而是一律制成圆隆形,给人以圆润肥厚之感。康熙时期造像尚多红铜质地,而乾隆时期造像几乎多用黄铜,铜质冶炼精致细密,造像器壁厚实严谨,触手感觉生硬干脆,分量沉重,若用金属敲击,发声清脆悦耳,俨如铜铃; 另外黄铜又硬又脆,已经没法卷起了,所以就用剁口,剁出来毛刺来固定底盖。在鎏金方面,康熙造像金色偏橘黄、中黄,金质较厚,色泽悦目灿烂。乾隆造像金色偏冷,呈中黄略冷的黄色,且金质较稀薄。康熙时代的金铜佛像做工精细,金色完美,较之乾隆朝大批量生产的佛像更富有艺术性。   

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

造像列表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风格:乾隆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风格/乾隆.1638812993.txt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