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风格:斯瓦特 [2021/11/07 02:47] artemis |
风格:斯瓦特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1: | 行 11: | ||
[[: | [[: | ||
[[: | [[: | ||
+ | [[风格: | ||
====造像特征==== | ====造像特征==== | ||
行 17: | 行 18: | ||
斯瓦特造像从有限的现存实物看,体现出鲜明的犍陀罗艺术特色。佛像大都头部浑圆,大耳垂肩,面庞方圆,高鼻深目。顶部肉髻硕大而平缓。身着通肩大衣,衣纹起落明显,衣褶甚多,胸部以下呈不均匀U形分布,整体给人衣质厚实,沉重之感。双手中的一只常常微微向上抬起,手势自然亲切,不象后来佛像手印的完全程式化。佛座:一般为须弥座(台座)形式,佛座两侧各有一狮子蹲踞;狮子造型古朴,象征佛陀的威严和伟大。这些艺术特征无不体现出犍陀罗艺术的样式和风格。同佛像一样,菩萨像体现的传统艺术特色也十分突出。大都头戴花冠,顶部有一扇形装饰物。这种扇形装饰是斯瓦特菩萨像的常见形式,来源于犍陀罗式菩萨像头饰。在工艺上,斯瓦特造像大多采用铜铸、所用铜质皆为黄铜,整体铸造,无分铸焊接现象,不鎏金。铸造完后还多附加进行抛光处理,使佛像看上去圆润锃亮。造像的眼珠习惯以银镶嵌,不过这种嵌银的工艺,在克什米尔造像中表现得更突出一些. | 斯瓦特造像从有限的现存实物看,体现出鲜明的犍陀罗艺术特色。佛像大都头部浑圆,大耳垂肩,面庞方圆,高鼻深目。顶部肉髻硕大而平缓。身着通肩大衣,衣纹起落明显,衣褶甚多,胸部以下呈不均匀U形分布,整体给人衣质厚实,沉重之感。双手中的一只常常微微向上抬起,手势自然亲切,不象后来佛像手印的完全程式化。佛座:一般为须弥座(台座)形式,佛座两侧各有一狮子蹲踞;狮子造型古朴,象征佛陀的威严和伟大。这些艺术特征无不体现出犍陀罗艺术的样式和风格。同佛像一样,菩萨像体现的传统艺术特色也十分突出。大都头戴花冠,顶部有一扇形装饰物。这种扇形装饰是斯瓦特菩萨像的常见形式,来源于犍陀罗式菩萨像头饰。在工艺上,斯瓦特造像大多采用铜铸、所用铜质皆为黄铜,整体铸造,无分铸焊接现象,不鎏金。铸造完后还多附加进行抛光处理,使佛像看上去圆润锃亮。造像的眼珠习惯以银镶嵌,不过这种嵌银的工艺,在克什米尔造像中表现得更突出一些. | ||
- | **深度阅读: | + | **深度阅读: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