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风格:斯瓦特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风格:斯瓦特 [2021/11/05 10:17]
artemis
风格:斯瓦特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行 1: 行 1:
-{{keywords>斯瓦特}}+{{keywords>斯瓦特风格 斯瓦特造像 斯瓦特风格造像}}
 =====风格:斯瓦特(Swat)===== =====风格:斯瓦特(Swat)=====
 斯瓦特古名“乌仗那”(Udyana),黄铜造像数量较多。6世纪以后,斯瓦特、克什米尔艺术逐渐发展起来。7世纪末至8世纪初,伊斯兰教把触角伸向中亚地区,然后入侵印度北部,西北印度逐渐伊斯兰化,佛教和印度教徒受到迫害,寺塔被毁。斯瓦特居于犍陀罗东北斯瓦特河谷中,克什米尔位于犍陀罗东部印度河支流的河谷中,均离开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直到11世纪斯瓦特才告陷落,14世纪克什米尔终被征服,在此之前,佛教徒、艺术家纷纷到此避难,使得这些地区难得地保持了佛教文化的繁荣。 斯瓦特古名“乌仗那”(Udyana),黄铜造像数量较多。6世纪以后,斯瓦特、克什米尔艺术逐渐发展起来。7世纪末至8世纪初,伊斯兰教把触角伸向中亚地区,然后入侵印度北部,西北印度逐渐伊斯兰化,佛教和印度教徒受到迫害,寺塔被毁。斯瓦特居于犍陀罗东北斯瓦特河谷中,克什米尔位于犍陀罗东部印度河支流的河谷中,均离开交通要道,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直到11世纪斯瓦特才告陷落,14世纪克什米尔终被征服,在此之前,佛教徒、艺术家纷纷到此避难,使得这些地区难得地保持了佛教文化的繁荣。
行 11: 行 11:
 [[:释迦牟尼佛:斯瓦特风格|释迦牟尼佛(斯瓦特风格)]]\\ [[:释迦牟尼佛:斯瓦特风格|释迦牟尼佛(斯瓦特风格)]]\\
 [[:风格:克什米尔|克什米尔风格]]\\ [[:风格:克什米尔|克什米尔风格]]\\
 +[[风格:印度|印度风格]]
  
 ====造像特征==== ====造像特征====
-斯瓦特铜造像的特点是颊颐丰满,双目大睁而无神,鼻梁扁平,身体健壮,肌肉匀称,喜用金、银、红铜装饰眼眸、嘴唇和白毫,具有强烈的本地化色彩。此外,斯瓦特造像均有笈多式螺发,虽然袈裟仍然有犍陀罗式的厚重,但“V”字衣领以及贴身的袈裟下肌肉凸现,以规则排列的线条表现衣褶,却是笈多艺术的特点。早期的斯瓦特造像多以莲瓣直接着地,此后覆莲下加平台的情况更为常见,亦常见山石座和矩形鸟兽座。+斯瓦特铜造像的特点是颊颐丰满,双目大睁而无神,鼻梁扁平,身体健壮,肌肉匀称,喜用金、银、红铜装饰眼眸、嘴唇和白毫,具有强烈的本地化色彩。莲花座呈花瓣式,莲瓣均匀布满一周,宽大肥实,头部尖锐. 此外,斯瓦特造像均有笈多式螺发,虽然袈裟仍然有犍陀罗式的厚重,但“V”字衣领以及贴身的袈裟下肌肉凸现,以规则排列的线条表现衣褶,却是笈多艺术的特点。早期的斯瓦特造像多以莲瓣直接着地,此后覆莲下加平台的情况更为常见,亦常见山石座和矩形鸟兽座。
  
 斯瓦特造像从有限的现存实物看,体现出鲜明的犍陀罗艺术特色。佛像大都头部浑圆,大耳垂肩,面庞方圆,高鼻深目。顶部肉髻硕大而平缓。身着通肩大衣,衣纹起落明显,衣褶甚多,胸部以下呈不均匀U形分布,整体给人衣质厚实,沉重之感。双手中的一只常常微微向上抬起,手势自然亲切,不象后来佛像手印的完全程式化。佛座:一般为须弥座(台座)形式,佛座两侧各有一狮子蹲踞;狮子造型古朴,象征佛陀的威严和伟大。这些艺术特征无不体现出犍陀罗艺术的样式和风格。同佛像一样,菩萨像体现的传统艺术特色也十分突出。大都头戴花冠,顶部有一扇形装饰物。这种扇形装饰是斯瓦特菩萨像的常见形式,来源于犍陀罗式菩萨像头饰。在工艺上,斯瓦特造像大多采用铜铸、所用铜质皆为黄铜,整体铸造,无分铸焊接现象,不鎏金。铸造完后还多附加进行抛光处理,使佛像看上去圆润锃亮。造像的眼珠习惯以银镶嵌,不过这种嵌银的工艺,在克什米尔造像中表现得更突出一些. 斯瓦特造像从有限的现存实物看,体现出鲜明的犍陀罗艺术特色。佛像大都头部浑圆,大耳垂肩,面庞方圆,高鼻深目。顶部肉髻硕大而平缓。身着通肩大衣,衣纹起落明显,衣褶甚多,胸部以下呈不均匀U形分布,整体给人衣质厚实,沉重之感。双手中的一只常常微微向上抬起,手势自然亲切,不象后来佛像手印的完全程式化。佛座:一般为须弥座(台座)形式,佛座两侧各有一狮子蹲踞;狮子造型古朴,象征佛陀的威严和伟大。这些艺术特征无不体现出犍陀罗艺术的样式和风格。同佛像一样,菩萨像体现的传统艺术特色也十分突出。大都头戴花冠,顶部有一扇形装饰物。这种扇形装饰是斯瓦特菩萨像的常见形式,来源于犍陀罗式菩萨像头饰。在工艺上,斯瓦特造像大多采用铜铸、所用铜质皆为黄铜,整体铸造,无分铸焊接现象,不鎏金。铸造完后还多附加进行抛光处理,使佛像看上去圆润锃亮。造像的眼珠习惯以银镶嵌,不过这种嵌银的工艺,在克什米尔造像中表现得更突出一些.
-**深度阅读:** ......\\+ 
 +**深度阅读:** [[鉴定技巧:鉴定技巧025|藏传佛教造像的流派与样式(上)]]\\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风格:斯瓦特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风格/斯瓦特.1636129061.txt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