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风格:犍陀罗晚期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风格:犍陀罗晚期 [2021/11/23 10:02]
artemis
风格:犍陀罗晚期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行 1: 行 1:
-{{keywords>犍陀罗晚期风格 后犍陀罗风格}} +{{keywords>犍陀罗晚期风格 后犍陀罗风格 犍陀罗晚期造像 晚期犍陀罗造像}} 
-=====释迦牟尼佛:犍陀罗晚期===== +=====风格:犍陀罗晚期===== 
-本页面列出[[风格:犍陀罗晚期|犍陀罗期风格]][[: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造像]]. \\+3世纪后, 犍陀罗艺术逐渐向贵霜统治下的阿富汗东部发展, 公元5世纪时, 犍陀罗本部因贵霜帝国的瓦解而衰微, 但阿富汗的佛教艺术却一直繁荣到公元7世纪, 此即後犍陀罗艺术或“印度-阿富汗流派”. 主要代表有巴米扬佛教遗迹, 哈达佛寺遗址, 丰杜基斯坦佛寺遗址等. 这个艺术流派除继承犍陀罗艺术固有风格外, 还较多地吸收了印度本土传统, 像脸形趋圆, 衣衫变薄, 以灰泥表现衣褶, 并将印度的石窟建筑和巨型造像结合起来创立石窟佛像综合体, 对中国新疆, 敦煌, 云冈的佛教艺术有重大影响另外犍陀罗式佛塔也经中亚传入中国, 和中国固有的楼阁形式结合, 形成常见的多层宝塔。\\
  
-相关页面:\\ +====外文描述==== 
-[[风格:犍陀罗|犍陀罗风格]]+Late Buddhist Art of Gandhara\\
  
-{{topic>释迦牟尼佛风格:犍陀罗晚期 -类别:鉴赏}}+====相关页面==== 
 +[[风格:犍陀罗|犍陀罗风格]]\\ 
 +[[:释迦牟尼佛:犍陀罗风格|释迦牟尼佛(犍陀罗风格)]]\\ 
 + 
 +====造像特征==== 
 +"阿富汗独有的迦毕式风格(编注:贵霜时代阿富汗古城迦毕式「今贝格拉姆」流行的一种佛像风格,是犍陀罗艺术流派分支)的犍陀罗造像,和哈达佛寺的灰泥塑像(公元5世纪前后犍陀罗晚期的风格),这些只在喀布尔博物馆才能看到。迦毕式风格出现在公元4、5世纪前后,很多造像都比较大型,大概在一米五左右。典型的犍陀罗佛造像受希腊雕像影响,高鼻深目,一头波浪式的卷发,7头身,但迦毕式风格更带有草原文明的粗狂色彩,造像5头身,比较魁梧,是只在阿富汗才能看到的独特艺术风格,犍陀罗文化核心区白沙瓦也没有。" 
 + 
 +**深度阅读:** ......\\ 
 + 
 +**参考文献:** \\ 
 +...... 
 + 
 +====造像列表==== 
 +{{topic>风格:犍陀罗晚期 -来源:龘藏 -类别:鉴赏}}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风格:犍陀罗晚期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风格/犍陀罗晚期.1637686927.txt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