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风格:犍陀罗晚期 [2021/11/23 10:41] artemis |
风格:犍陀罗晚期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1: | 行 11: | ||
====造像特征==== | ====造像特征==== | ||
- | 阿富汗独有的迦毕式风格(编注:贵霜时代阿富汗古城迦毕式「今贝格拉姆」流行的一种佛像风格,是犍陀罗艺术流派分支)的犍陀罗造像,和哈达佛寺的灰泥塑像(公元5世纪前后犍陀罗晚期的风格),这些只在喀布尔博物馆才能看到。迦毕式风格出现在公元4、5世纪前后,很多造像都比较大型,大概在一米五左右。典型的犍陀罗佛造像受希腊雕像影响,高鼻深目,一头波浪式的卷发,7头身,但迦毕式风格更带有草原文明的粗狂色彩,造像5头身,比较魁梧,是只在阿富汗才能看到的独特艺术风格,犍陀罗文化核心区白沙瓦也没有。 | + | "阿富汗独有的迦毕式风格(编注:贵霜时代阿富汗古城迦毕式「今贝格拉姆」流行的一种佛像风格,是犍陀罗艺术流派分支)的犍陀罗造像,和哈达佛寺的灰泥塑像(公元5世纪前后犍陀罗晚期的风格),这些只在喀布尔博物馆才能看到。迦毕式风格出现在公元4、5世纪前后,很多造像都比较大型,大概在一米五左右。典型的犍陀罗佛造像受希腊雕像影响,高鼻深目,一头波浪式的卷发,7头身,但迦毕式风格更带有草原文明的粗狂色彩,造像5头身,比较魁梧,是只在阿富汗才能看到的独特艺术风格,犍陀罗文化核心区白沙瓦也没有。" |
**深度阅读: | **深度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