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高38cm
年代:13世纪
质地:黄铜合金 错银错红铜
风格:西藏
来源:拍卖会
成交:2,940,000港元(2017.10)
参阅:香港邦瀚斯
鉴赏:
錯銀錯紅銅釋迦牟尼銅像
西藏,約十三世紀
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網2432號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399
高38釐米(15英吋)
此尊造像之蓮花寶座華美精緻,蓮瓣飽滿,造型規整。藝術家以光澤的黃銅塑造出佛陀柔軟的輪廓 、寬肩細腰、纖細而溫和。佛陀的手腳製作考究,腳掌圓鼓,指型寫實,更以紅銅鑲嵌指甲。袈裟衣緣處飾有寬厚且帶紋飾的紅銅條帶,其邊緣更有一行錯銀聯珠紋。佛陀面部亦以貴金屬裝點,嘴唇嵌以紅銅,眼部中心嵌銀眼角嵌紅銅,喻指其正等正覺之境界。
此尊釋迦牟尼像與一批十三世紀的西藏造像風格相似,其中不少現存於拉薩寺廟之中,參見von Schroeder, 西藏佛教造像, 香港, 2001年,322A-F號。此些造像大多分兩部分鑄造,且右手多結觸地印,但是袈裟的風格與本拍品大致相同, 左臂與腰部之間也都出現類似的衣褶。
釋迦摩尼修身的袈裟流暢地在腳前鋪成扇形、拂過左腕、衫腳輕掛左肩,此些細節均借鑒了東北印度帕拉王朝的造像風格,可參見藏於印度加爾各答博物館的五尊十世紀造像(Niharranjan,Eastern Indian Bronzes,新德里,1986年,217-21號)。同時,魚尾狀衫腳高掛左肩與另一衣角垂於左臂的特徵均符合十三世紀卡薩瑪拉風格,類似細節可在魯賓藝術博物館和帕坦博物館的收藏中見到(參見喜馬拉雅藝術資源網65687和59501號)。說明早期的西藏造像融合了尼泊爾及印度兩地的風格元素 。
來源
亞洲私人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