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佛造像艺术:佛造像艺术004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造像特点

千手千眼观音唐卡


是不是“千手”的佛像都是千手观音?其实在佛教中也有其他佛像为 “千手”的造型,而且千手千眼观音也会以“四十二手”的造像来展现,所以今天正瀚说石跟大家一起了解千手千眼观音的造型特点。

关于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据《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观世音菩萨在过去无量亿劫时,跟随千光王静住如来修行,听如来宣说大悲心陀罗尼,并且要他持此咒心,于未来恶世中,普为一切众生作大利乐。观音菩萨立即发出弘大的誓愿要利益一切众生并生千手千眼,发愿后果然具足千手千眼,并且十方大地一起震动,十方诸佛一齐放射超日月大光明。

“千”为无量及圆满之义,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无量广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圆满无碍。是观世音菩萨根据不同的众生而示现不同的形象之一,为观音部果德之尊。

(夏吾才让大师绘制的 千手千眼观音唐卡)


“千手”不一定是千手千眼观音

正如文章开头提到很多人认为“千手”是千手千眼观音的“固有特征”,其实佛教中很多造型都有“千手”这一特征,例如大白伞盖佛母、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师利菩萨、千手千眼曼殊师利佛像等。

大白伞盖佛母唐卡


上面为大白伞盖佛母唐卡,因为“千手”的特征常被误以为千手千眼观音像,那应该怎么分辨?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几个细节:

大白伞盖佛母虽然“千手千眼”,但是细心就会发现大白伞盖佛母的手臂上也生一眼;手持的法器众多,第一右手持白伞盖当胸,这也是大白伞盖佛母主要标志之一;大白伞盖佛母头顶上,各有二百白、黄、红、绿、蓝色之首,又称为“千面”;最后就是大白伞盖佛母的“千足”,而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常见为两足造像。

(大白伞盖佛母佛像 网络参考图)


千手千眼观音的造像特点

接下来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深入了解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的造像特点。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唐卡 网络参考图)


千手千眼观音的形象、姿态、持物、印相等变化很多,主要有三面、十一面,手臂则有二、四、八、二十五手、四十手和千手。

(地中海澳宝 雕刻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 )


千手千眼观音造像是从唐代开始的,清代随着密宗的兴起,千手千眼观音逐渐被作为主尊供奉。据清工布查布译著《造像量度经续补》中记载千手眼观音菩萨为十一面,所以藏传佛教中严格遵守造像量度,藏式千手眼观音菩萨多为十一面。


十一面相

千手千眼观音的十一面相,分为五层,前三层都是脸有三面,正前方三面均为慈悲相,度化善有情;右面三个面孔也是慈悲相,据说是为化导出世净业;左面三面是忿怒相,度化恶有情;九个面孔之上第四层有一金刚相,有三眼,表示度化众生的事业需要有极大的威严和极大的意乐,才能经过无数劫的不懈努力而有所成就;金刚相之上顶层,皮肤为红色者,是阿弥陀佛像,这是观世音菩萨的指导老师,也称无量光佛。


右持法器

千手千眼观音的右手从上到下依次持念珠,代表能使信仰者得到一切佛、菩萨的接引;金法轮,象征佛法象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停息;结施愿印,表示千手观音能给与众生愿望满足,使众生所祈求之愿都能实现之意。


左持法器

千手千眼观音的左手从上到下依次持 莲花,能令信仰者成就种种功德;持弓,代表能使求官位的信仰者如其所愿;持宝瓶,代表能调和家眷,使亲情和睦,没有纷争。


璎珞严饰

千手千眼观音千只手有如轮盘,每掌又生一目,洞察人间的疾苦,发誓要度尽世间所有众生;左右各五百只,最前两只手合十,表示礼敬众生。用野兽皮盖住左胸,身穿绸裙衣,腰系宝带,身著八种服饰。

(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像 网络参考图)


一直以来,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造像始终秉承着面目慈祥安和、呈正面观,手臂由内向外呈放射状、左右对称排列这些特征,其造像给人以安定均衡的艺术美感。

为什么常见为“四十二臂”?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在寺庙里见到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多为“四十二臂”?

(上图为 普宁寺千手千眼观音)


据说观音菩萨曾发誓要普度众生,然而众生芸芸,观音颇有力不胜任之感。于是观音分身成四十二个大慈大悲菩萨,意在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观音的师父无量佛见状,劝其不要急躁,否则欲速则不达。无量佛将四十二个个体撮合在一起,只留下四十二只手臂,又让每只手掌上长出一只眼睛,代表一个化身。

这样除去主体的两只手臂,还有四十只手臂,每只手臂各配上佛门三界中的“二十五有”( 代表佛教中的25种因果报应),两数相乘为一千。

《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将这四十手的印相分为五组,对应密教的五部及五种成就法。

(莫高窟千手千眼观音像)


其实“四十二臂”的千手千眼观音造像上会更为复杂,手中所持的物件,用来表示诸佛菩萨内证的根本誓愿。一般为法器、武器、乐器、珠玉、装饰、动物、植物、建筑物、星宿9种。

而我们常见的“四十二臂”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基本上每手上都会有所持之物,往往要考虑佛像本身的传力、受力系统的构造难题等因素。

(18世纪 千手千眼观音像)


而“千手”造像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也会根据材质或姿态,进行简化或拼接,来均衡佛像的比例和承重问题。所以千手千眼观音造像并非一定塑有一千只手臂和一千只眼,而是采取变通的办法.

大足宝顶山 千手千眼观音)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其独特的造像风格、艺术造型展示了清代千手观音造像的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藏传佛教文化的繁荣景象,为探索清时藏传佛教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佛造像艺术:佛造像艺术004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佛造像艺术/佛造像艺术004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