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佛首:佛首068

6世纪北齐隋代石雕菩萨头像(河北博物院)

尺寸:高29cm
年代:北齐-隋代
质地:白石雕
风格:中原
来源:河北博物院
参阅:
鉴赏:

此菩萨头像2012年出土于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埋藏坑,残高29厘米。菩萨头挽青丝,箍以朱红发带,面容清秀、匀净,眉细长而弯曲,敛目下视,大耳垂轮,鼻梁高挺,墨绘髭须,口唇涂朱。神态庄严典雅,祥和静穆。是展厅中最美的一件.

结合历年出土造像的特征,可以将邺城地区北朝石造像大体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北魏中后期,石造像数量不多,均为青石质,尖楣形背屏。造像特征与同时期的云冈石窟造像一致,时代相当于5世纪末孝文帝迁洛前后。第二阶段为北魏后期至东魏前期,造像特征与6世纪初龙门石窟造像相近,反映了北魏全面实行汉化政策后,摹仿南朝造像而出现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样式。第三阶段为东魏后期至北齐前期,造像以白石为主。样式主体延续前一阶段风格,其时代相当于公元6世纪中叶,即东魏孝静帝武定初年至北齐文宣帝天保年间。第四阶段为北齐中后期,数量最多,大多为白石。其典型特征是背屏呈弧扇形,由两株相互缠绕的菩提树构成,层叠的树冠形成锯齿状边缘,树干分叉处镂孔透雕,造型极为精致。造像样式与前期相比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佛像面相圆润,瞑目下视,肉髻扁平,有些与发髻融为一体。身着轻薄贴体的袒右式袈裟,肌体凸现,衣纹雕饰简节,细部特征常以彩绘和贴金表现。这种以透雕双树为背屏,北齐新样式佛像为主尊,衬托以龙塔璎珞装饰的“龙树背龛式”造像在天保末年以后广泛流行,是邺城地区北齐中后期佛教造像的典型样式。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佛首:佛首068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佛首/佛首068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