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高24cm
年代:元末明初
质地:铜鎏金
风格:中原
来源:拍卖会
成交价:977,500元(2017.12)
参阅:外部链接
鉴赏:
【钱塘是江名】,【钱塘是地名】,【钱塘是城名】。
【作为江名】—钱塘江, 载千古、覆万年……它是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上游源出于浙、皖、赣边境,经杭州闸口以下注入杭州湾后会纳于东海。
【作为地名】—钱塘早有美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早在秦王政25年(公元前222年)秦灭楚,便于今杭州地置钱塘县。
【作为城名】—钱塘是现在号称“人间天堂”杭州城的古称谓。上自秦一统全国后便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 属会稽郡。至隋王朝建立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才有了第一次的出现。
元代造像是飞来峰继两宋造像以来的最后一个高峰。这个高峰的突出特点是突然涌出的大量的藏传佛教艺术作品。这些作品的出现与远超信奉藏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在江南的传播以及杭州的特殊地位密切相关。
1276年元军挥师南下,攻占杭州之后,为了彻底动摇南宋在江南长期统治的根基,“从精神文化上消除前宋的遗留影响”,元朝在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开始传播藏传佛教。其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就是在杭州建立了管理江南佛教事务的总统所和行宣政院。此外,在元初,除了在杭州大力修建寺庙,许多著名的藏传佛教高僧也活跃在江南,如沙罗巴和丹巴国师。此两人都师从八思巴(八思巴——淳佑四年(1244年),年仅十岁的八思巴来凉州(今武威市)学习汉文化与蒙古文化,这为他以后成为大元帝师奠定了雄厚基础。蒙哥汗三年(1253年),忽必烈从受佛戒。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尊为国师,即大元帝师,使统天下佛教徒。至元元年,使领总制院事,统辖藏区事务。六年,制成蒙古新字,加号大宝法王。十三年还至萨斯迦,为西藏佛教萨迦派第五代师祖。)
因此,在元代,杭州的佛教艺术便深受藏传佛教之影响。我们可以从杭州灵隐飞来峰的石造像来得到例证。此件地藏王菩萨的莲瓣纹来看,莲瓣宽大,莲瓣头部微微翘起,莲心往内翻卷,与明早期造像完全不同。具有典型的元代莲瓣纹之特征。(参阅杭州飞来峰(四臂观音 石窟造像,创作于1282-1292年)头戴五叶宝冠,脸部方正,双目向下微睁,眉间一白毫,与杭州飞来峰之尊胜佛母的开脸如出一辙。(参阅尊胜佛母,石窟造像,杭州飞来峰,创作于1282-1292之间)。
至此,我们能否大胆的推测,此件地藏王菩萨像便是在元代时期的杭州地区(钱塘陈彦清造)在元代宫廷机构——总统所的督办下,铸造的一组精美的元代宫廷造像中的一尊!
2017年11月 伦敦苏富比拍出一件带有“钱塘陈彦清造”款识的佛像,落锤价为1635800元。
出版:《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浙江省博物馆,2017年。
展览:“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萃”展,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