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尊胜佛母:尊胜佛母043

17世纪蒙古扎纳巴扎尔风格铜鎏金尊胜佛母坐像(华艺国际)

尺寸:高28.5cm
年代:17世纪
质地:铜鎏金
风格:蒙古 扎纳巴扎尔
来源:拍卖会
成交:4,370,000元(2017.11)
参阅:华艺国际
鉴赏: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尊胜佛母043

尊胜佛母,又称“顶髻尊胜佛母”。佛母在兜率天说法时,以“陀罗尼”经咒救度王子,因此尊胜佛母有救度之功。尊胜佛母的巨大影响力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它的陀罗尼经咒广泛流传,被认为具有防灾的功能,所以在寺庙或寺院前的经幢顶上所刻几乎均是此尊的咒语,在皇家陵墓地宫、贵族死者的经被上也采用此咒;另外,她也被看作是长寿神,与无量寿佛和白度母共同组成的“长寿三尊”著名组合广为人知。尊胜佛母有九种化相,其最主要的化相,即如本尊一般三面八臂像。

这是一尊典型的蒙古扎纳巴扎尔风格造像。尊胜佛母呈金刚跏趺坐姿,三面均戴五叶宝冠,冠叶雕刻十分精巧,顶结高发髻,上托摩尼宝珠,发髻染绀蓝色,余发垂搭于身体两侧。面上各具三眼,相容端庄圆润,于泥金上施彩绘,五官精致柔美,神态祥和静谧。八臂位置、手势各异,上托活佛阿弥陀佛,法器十字金刚杵、甘露寿瓶、法轮等,富于动感,姿态优雅写实。佛母身形结构比例完美,配饰包括耳珰、项链、璎珞、钏镯、腰带等,工艺精巧华丽,上身袒露,下着薄裙,轻柔贴体,裙边在座面铺展开。帔帛从肩上绕臂而下,垂搭于莲花座,美感尽显。圆形莲座端庄华丽,仰覆莲瓣层叠有序,上下对称分布,束腰明显,具平衡大气之美,莲瓣上沿有细密的阴刻线表示花梗,构思精巧细腻,座上缘饰饱满的连珠纹一周,下缘有多层台阶提高底座,彰显造像的尊贵地位。

整尊造像金色锃亮,鎏金保存完好,黄铜质地细腻厚重,尊胜佛母仪态庄严而富有神韵,身体结构比例精准,肌肉感表现十分到位,细节刻画一丝不苟。此像的制作工艺、艺术感染力及其品相在同类造像中可谓十分难得,为扎派造像中的极精之作。

一世哲布尊丹巴(1635-1723),法名扎那巴扎尔,是蒙古族历史上最著名的宗教家、艺术家、建筑师、医生及诗人,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出身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身份高贵,最终成为清初四大转世活佛之一,为清王朝统一蒙古各部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又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结合蒙古民族的传统艺术,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金铜佛像和唐卡绘画。出自扎那巴扎尔之手的金铜佛像确立了喀尔喀蒙古佛像的标准样式,并影响了清朝宫廷造像的发展。扎那巴扎尔风格造像的祖型来自西藏中部风格,整体上极秀美端丽,比例舒展、准确,细部精致耐看,花饰精巧,整体动态上也追求工稳对称,但端正中不失纤巧和柔媚感,有些造型样式明显来自尼泊尔,同时也延续了帕拉造像的部分特征,吸收融合多种风格之后,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其用铜比较讲究,铜质极为精良,密度很高,造像手头较重。

扎那巴扎尔造像是实质上的蒙古宫廷造像,开创了清代造像艺术的一座巅峰,深受佛像藏家的青睐,近年来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该尊胜佛母像题材尊贵少见,是这一风格造像的典型代表,其艺术性、体量与品相均十分出众,极具收藏价值。

参阅:《故宫经典-藏传佛教造像》,紫禁城出版社,第236页,17世纪 尊胜佛母。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尊胜佛母:尊胜佛母043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尊胜佛母/尊胜佛母043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