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财续佛母:财续佛母041

15世纪尼泊尔铜鎏金六臂财续佛母(北京匡时)

尺寸:高14.5cm
年代:15世纪
质地:铜鎏金
风格:尼泊尔
来源:拍卖会
成交:500,250元(2017.12)
参阅:北京匡时
鉴赏:

参阅:
参考图1.《尼泊尔艺术》一书封面。
参考图2.洛杉矶县立博物馆藏财续佛母1 16世纪。
参考图3.洛杉矶县立博物馆藏财续佛母2(48.3cm) 12世纪。
参考图4.泛亚(Pan-Asian)收藏财续佛母(28cm) 13世纪。
参考图5.瑞士Rietberg博物馆藏财续佛母(16cm) 15世纪。
参考图6.国外私人收藏财续佛母(18cm)16世纪。
参考图7.国外私人收藏财续佛母(16cm)16世纪。
参考图8.国外私人收藏财续佛母(13cm)15世纪。

财运绵绵,仪态万千
—记匡时秋拍一件难得的双色铜鎏金财续佛母

财续佛母(Vasudhara),梵名:瓦素达喇;藏名:军玛属。又称财宝佛母、财源天母,宝源度母等,她的信仰源远流长,应该起始于早期的印度神话,同时她也是藏传造像体系中喜闻乐见的司财女神,作为财神(Jambhala)的眷属,她专属密咒部作密,系瑜珈密续佛部尊,于六道中专司人道,掌世间之财富,并为五路财神之佛母,因此更受藏人所喜爱。据佛经中记载,在过去久远劫中,迦叶佛住世时,财续佛母以殊胜布施功德,转生到三十三天。释迦佛在世时,财续佛母又从水中出生,名为“甘登拉摩”,意为珠宝汇成的河流(steam of gems)。也就是恒河天女,她又化现为二十一度母之一的宝源度母。

财续佛母地位如此显赫,以至于美国的著名研究学者Pratapaditya Pal博士的著作《尼泊尔艺术》(Art of Nepal)(参考图1)一书都选择了洛杉矶博物馆的一件财续佛母作为封面并在书中重点介绍了她的信仰和传承。

坐落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佛造像艺术由来已久,由于地理位置、语言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历史上一直对藏传艺术影响深远。而15-16世纪的尼泊尔佛造像艺术工艺更是炉火纯青。经历了13-14世纪早期马拉王朝的艺术探索,在逢迎元朝统治阶层以及西藏上层僧侣佛教艺术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此一时期已经再一次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此一时期虽仍属与马拉王朝治下,但加德满都河谷的纽瓦尔工匠们创作热情更加高涨且灵活。相比早期的造像,此一时期的工艺更加细腻,装饰更加华丽,躯体的比例更加适当写实。

本作高14.2cm,像身、底座分体浇铸,一面六臂,游戏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左上手向上持经书;中手持稻穗;左下手在脐前结定印并捧长寿宝瓶;右上手掌心向上施无畏印;中手持摩尼宝;右下手施与愿印置右膝上持药草;各手分持物分别代表学识、粮食、长寿、保护、财宝和健康,可以说是全能祈愿。又由于其对农业及商业的“专属”护佑,在历史上受到广大种植业者及商人的虔诚信仰。这种六臂坐姿的造型多见于尼泊尔传承。从本书所引图例可以看出自11世纪至16世纪图像特征未有大的变化。此造像体态婀娜多姿;顶饰尼泊尔盔式五花宝冠,宝冠顶饰半杵以为庄严;束冠的飘带灵动婉转;缯带耳际上扬,余发束辫披于两肩;眉间白毫嵌宝以为相好;面型圆润,弯眉细目,双眼俯视,面带神秘微笑;耳饰大型耳铛;乳房圆挺,胸前以两层项链璎珞为饰;身着贴体长裙,仅在小腿部衣纹装饰以示裙边,右脚踩一宝瓶,承托宝瓶的一枝莲花悬空绽放,更显灵动腾挪之势。束腰仰覆莲式台座制作规整,莲瓣圆润饱满,时代特征明显。

作品像身为贵重的合金铜铸造并鎏金,底座为红铜鎏金,这种一座佛像分用两种金属铸造的工艺在传统上善用红铜造像的尼泊尔颇为罕见;莲花瓣雕刻细腻规整,环绕一周,在后部刻意留出一部分不施鎏金,此为尼泊尔工艺的典型特色。整体金色完整灿然,局部有香火供奉留下的灼蚀痕迹,其手持宝物及身上佩戴的装饰镶嵌珊瑚、松石、水晶、琉璃等宝石;原封底板,錾刻十字交杵图案;花冠、肩花工艺繁复,形态流畅生动。其工艺和形体特征具备明显15-16世纪尼泊尔风范。

重要的是,因为财续佛母的姿态复杂,其铸造一般都是采取像身、底座分体浇铸再后期组合的方式,由于历史的变迁,这类造像大部分都会遗失底座,我们几乎很难看到保有原奉底座的财续佛母像。另外对比国外类似著名馆藏品及私人收藏可发现,匡时2017秋拍的此尊财续佛母无论从完整度还是精细度都更胜一筹,为财续佛母中不可多得的一件艺术精品。

中国佛造像研究会副会长 刘钊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财续佛母:财续佛母041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财续佛母/财续佛母041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