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两侧同时换到之前的修订记录 前一修订版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240 [2021/01/01 09:31] artemis |
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240 [2022/02/27 10:58] (当前版本) |
||
---|---|---|---|
行 1: | 行 1: | ||
- | =====18世纪西藏铜鎏金释迦牟尼佛成道像(伦敦V& | + | =====18世纪西藏扎什伦布寺风格铜鎏金释迦牟尼佛成道像(伦敦V& |
- | {{tag> 主题: | + | {{tag> 主题: |
- | ~~PAGEIMAGE:<: | + | ~~PAGEIMAGE:<: |
**尺寸:高140cm\\ | **尺寸:高140cm\\ | ||
年代:18世纪 乾隆时期\\ | 年代:18世纪 乾隆时期\\ | ||
行 9: | 行 9: | ||
参阅:[[http:// | 参阅:[[http:// | ||
鉴赏:**\\ | 鉴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2张照片是我2020年在参观V& | ||
+ | |||
这件高度为140厘米(博物馆误标记为119cm高)的释迦牟尼成道像堪称18世纪藏传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整件造像制作规整,体态端正而威严,双目眼睑略微低垂,以温柔而又坚毅的目光俯视体恤众生。造像通体鎏金,金水虽经岁月磨砺依然灿然,脸上冷金涂敷保存完整。另外,此件造像的胎体自上而下存在很多细密的方形补丁,这些补丁的工艺细腻纯熟,应当是技艺高超熟练的工匠方能为之。这种细密的将铸漏的气孔切割成方形孔洞并加以修补的方式多见于尺寸巨大的造像,另外考虑到此件佛像底座圈足上文笔细腻的藏文錾刻,可以推断该造像出自西藏高等级作坊。此造像有多处艺术特征与盛产大尺寸的清代宫廷造像风格不同,上挑的眼线,下垂手指连接处的圆滑过度以及虎口处的处理手法都不类同于内地的工艺,反而与后藏扎什伦布寺的风格有几分相似,由此可以判断此件造像的产地应为西藏。 | 这件高度为140厘米(博物馆误标记为119cm高)的释迦牟尼成道像堪称18世纪藏传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整件造像制作规整,体态端正而威严,双目眼睑略微低垂,以温柔而又坚毅的目光俯视体恤众生。造像通体鎏金,金水虽经岁月磨砺依然灿然,脸上冷金涂敷保存完整。另外,此件造像的胎体自上而下存在很多细密的方形补丁,这些补丁的工艺细腻纯熟,应当是技艺高超熟练的工匠方能为之。这种细密的将铸漏的气孔切割成方形孔洞并加以修补的方式多见于尺寸巨大的造像,另外考虑到此件佛像底座圈足上文笔细腻的藏文錾刻,可以推断该造像出自西藏高等级作坊。此造像有多处艺术特征与盛产大尺寸的清代宫廷造像风格不同,上挑的眼线,下垂手指连接处的圆滑过度以及虎口处的处理手法都不类同于内地的工艺,反而与后藏扎什伦布寺的风格有几分相似,由此可以判断此件造像的产地应为西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