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鉴定鉴赏收藏

古比特佛像网-古代佛造像博物馆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111

明代天启铜鎏金金刚手菩萨坐像(北京东正)

尺寸:高28.5cm
年代:明代天启 17世纪
质地:铜鎏金
风格:中原
来源:拍卖会
成交:3,910,000元(2016.11)
参阅:北京东正
鉴赏:

款识:天启甲子年,弟子和蒲敬造

此尊为一尊极为罕见的明代末期天启纪年款造像,其年款錾刻于金身之后,莲台之上,共十一字,书“天启甲子年,弟子和蒲敬造”。和蒲其人由于史料漫漶如烟,以不可考据,但如此精美绝伦、体量硕大的造像,非是寻常人家可以铸就。虽供养者不可考,但从史料可知,天启四年(1624年)天灾频发,先是天启三年邻近新年,南直隶应天、苏州、松江、凤阳、泗州、淮安、扬州、滁州等六府二州俱发生地震,且扬州府尤甚,倒塌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屋宇倾、水泛溢,句容瓦坠屋覆。而后二月三十,日京师滦州(今河北滦县)地震,次月十三日,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地屡震,震坏城郭、庐舍无算。而且就在一年之前的天启二年(1622年)兖州府、济南府、东昌府亦发生严重地震,外加次年黄河决口,天灾之频繁可谓罕见。上有天灾,下亦有人祸,此时的阉党之乱尤甚。在此天灾人祸,多难之秋,从这一尊难得的纪年佛像中,我们也许可以揣测到一丝主人造像的初衷吧!

造像为金刚手菩萨(Vajrapani),藏语称“恰那多吉”,因其为释迦佛说密法时所呈现的形象,是释迦佛的秘密化身,所以又叫秘密主。与文殊、观音三尊合为“三族姓尊”(雪域三怙主)、“事部三怙主”,分别代表“伏恶、慈悲、智慧”三种特质。菩萨以手持金刚杵而得名。金刚杵本系古印度兵器,在佛教密宗中则用以表示坚利之智,成为断除烦恼,降伏恶魔的法器。手持金刚杵,护持佛法,为降伏一切鬼魅惑乱而化现的教令轮身。

本尊头戴宝冠,顶盘横髻,U字形宝缯于耳后翻卷,硕大的花形耳铛坠于肩上。值得一提的是发髻至此时以照明代永宣时期有所简化,但对比其他晚期造像的葫芦形发髻却更为精致写实。面庞柔和,双目低垂,更接近汉人面部的特点。颈短粗,装饰颈线三条,规整法度。身姿挺拔,胸部宽厚,收腰,上身袒露,披挂繁复璎珞,下身穿长裙,裙下摆呈扇形放射状铺在底座上。衣纹简单,但细部装饰却较为繁缛,更显形式化;而较之前代造像,其肩部所帔飘带从垂落身后的座上,移向身前双腿之间。右手高举,执金刚杵,然而手中法器因年代久远已佚失。左手当胸结说法印。其右手执金刚杵,为降伏恶魔之法器,以表坚利之智能断除烦垴。身饰腕钏、臂钏、脚钏象征六静或六种解脱。左手说法印,表摧破烦恼,使身心清净。双膝结跏坐于双层束腰莲花座上,上下各装饰一周连珠纹,值得一提的是,晚期莲座上的连珠由圆形减化作方块形,时代特征明显。

明代佛像发展至嘉靖时,由于嘉靖帝崇奉道教,抑制并打击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及其造像艺术开始一蹶不振。发展至万历时期,由于万历皇帝及其母亲慈圣皇太后奉佛,大力扶持佛教,此一时期佛教造像艺术又迅速崛起并昌盛。明天启(公元1621—1627年)朝仅存7年,又处于明末多事之秋,政治经济动荡不安,然而与此同时,由于明代藏传佛教的较大影响,汉传佛教已开始接受注重量度和仪轨的藏式造像模式,许多汉地工匠已基本掌握了藏式佛像特征和制作要领。从本尊造像的风格特点之中不难看出明显受到藏式造像的影响,可以说正是由于汉地佛教的接受和汉地工匠的参与,使得明代中后期的藏传佛像艺术得以继续流行。本尊造像明显很好的继承和沿袭了中期永宣鼎盛时期的风格,做工精良,打磨光洁,鎏金澄亮,体态给人以年轻健美之感。如此铸造精良的佛像,极具艺术欣赏价值,亦由于其镌刻非常罕见的纪年款,十分具有独有性。可为现代人研究明代晚期佛像,提供一份重要学术资料。

古比特佛像网, 编号: 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111
本页地址: https://fo.gubit.cn/金刚手菩萨/金刚手菩萨111 · 最后更新: 2022/02/27 10:58 (外部编辑)